五五分 矽盾還是矽遁
(圖/美聯社)
彭博10月3日獨家報導,中國將以高達1兆美元的對美投資爲條件,換取美國取消中企到美經商的國安限制,以及美方改變數十年來對臺灣的立場。
稍早,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9月27日表示,中國大陸毫無掩飾要奪取臺灣,美國不能再過度依賴臺灣晶片,他因此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方案。他也重述了美國總統川普提過的觀點,高端晶片只有2%在美生產,其餘95%在臺灣生產,「這一聽就不太妙」,因爲臺灣離中國大陸僅80英里,離美國卻有9000英里。盧特尼克因此質疑傳統的「矽盾」論,認爲唯有美國本土晶片產能充足,纔有能力真正保護臺灣。
衆所周知,臺灣一向有所謂「矽盾」的說法,意思是臺灣生產了全球絕大多數的先進晶片,如果大陸武統臺灣,美國就不得不保護臺灣,否則就影響到了美國利益。對臺灣而言,這無異是一張最強而有力的盾牌,生產大量晶片的臺積電也因此被視爲是臺灣的「護國神山」。
然而如今川普和盧特尼克的說法完全顛覆「矽盾」的邏輯,他們從美國角度看,95%高端晶片在臺灣生產的現狀極不安全,因此要求五五分,至少一半產能要移到美國,五五分之後,會不會進一步要求四六分或三七分,不知道,但完全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果爾,「矽盾」竟成了「矽遁」,世事之弔詭莫過於此。
其實,還有比「矽盾」更值得臺灣關注的新形勢,那就是傳聞中的中美「大交易」。彭博報導中提到的中國或將對美國進行的鉅額投資,1兆美元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雖然曾在川普1.0擔任國安顧問的博明表示,允許中國大幅增加對美投資,無異於讓美國成了「一帶一路」的一部分,但川普未必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川普希望的是各國對美投資多多益善,中國的鉅額投資正是投川普之所好。
中國出此大手,當然是一種談判條件。中國要求美國取消中企到美國經商的國安限制,這和1兆美元投資是配套的,不足爲奇,真正關鍵條件,是要求美國「改變數十年來對臺灣的立場」。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大陸持續不斷對美「亮劍」,從東風-31AG成功試射到夏威夷海域、珠海航展、3款六代機試飛到九三大閱兵,再到前不久的福建艦航母的三型機電磁彈射視頻,目的都在於讓美方看到北京當局打算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及讓美方準確評估該不該介入臺海事務,或該不該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成本效益。
回到盧特尼克的五五分方案,其中的潛臺詞相當令人玩味。爲何要五五分?是擔心中國大陸要武統臺灣了嗎,所以未雨綢繆?先進晶片既然那麼重要,那不就應該好好保衛臺灣嗎?還是美國自忖已無能力保衛臺灣?或者,已做好不再保衛的準備了?如果真有這樣的準備或傾向,那何不如就拿臺灣來做個籌碼,還可以和北京談談交易,換回相信一定不在小數的好處。還有一旦事成,沒準還真能讓川普如願以償得個諾貝爾和平獎…。
一切的一切,無不充滿了高度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