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拋「美版矽盾」 點名跟臺灣對分一杯羹 美晶片自製率要拚40%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表示,川普政府目標將美國自制晶片比率從今年初的2%增加至40%。(法新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明確表示,臺灣是美國接下來貿易佈局的重點對象,他預期「很快」會與臺灣展開正式對話。他強調中國大陸「毫不掩飾要奪取臺灣」的情況下,美國不能再過度依賴臺灣半導體,必須推動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方案。他同時挑戰傳統的「矽盾」論,認爲唯有美國本土晶片產能充足,纔有能力真正保護臺灣,而他的目標是將美國的晶片自制率從2%提升至40%。

盧特尼克接受美國新聞頻道NewsNation在訪問,問及美國下一步的貿易談判,他明確提到臺灣是「大案子」,並表示,「我認爲臺美談判很快就會發生,我預期會真正開始與臺灣對話,把這件事處理好。」

問到「美國究竟希望從與臺灣的貿易協議中得到什麼」時,他說臺灣的問題是,手機及汽車裡95%的晶片都是臺灣產,「但臺灣在9000英里之外,這聽起來不妙,而且臺灣又只距離中國80英里」。他形容,北京已經放話要拿下臺灣,「甚至毫不諱言這件事」。

在盧特尼克看來,這樣的局勢構成問題,而川普政府的目標是將晶片製造業務大幅轉移到美國本土,以便自主生產晶片。他反問:「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要怎麼自保?你得依賴遠在天邊的人。那你要怎麼把晶片運過來製造無人機、製造裝備?」

盧特尼克指出,美國在晶片製造上起步極低,「我接任商務部長時,美國只生產本土需求的2%。」他明確設定目標,要在任期結束前將自制率提升至40%。他坦言,這是「巨大的挑戰」,投資規模恐超過5000億美元,並將涵蓋從設計到封裝的完整供應鏈。他強調,唯有把整條供應鏈帶回美國,這個目標纔有可能達成。

對於臺灣的角色,盧特尼克說,「因此,我認爲讓臺灣參與並同意參與供應鏈,這就是川普政府、川普總統的魔力。」

但盧特尼克也清楚,這對臺灣來說並非「自然的選擇」,他說,臺灣很自然的想法是「我們生產95%,感覺很棒」。但川普會說,這對臺灣不好,對美國也不好,「因爲我們美國保護你,而如果要我們繼續保護你,你就得幫我們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

針對外界認爲臺灣握有半導體主導地位,能促使美國在軍事上更積極保護臺灣,盧特尼克主動提起「矽盾」,並表達與臺灣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他問,如果臺灣掌握高達95%的晶片產能,美國在危機時「要如何取得這些晶片來協防颱灣?是靠飛機運?還是靠船隻?」他強調,這樣的依賴並不可靠,美國必須降低對臺灣單一來源的依存度,才能真正具備行動能力。

因此,盧特尼克提出「五五分」的方案,美國與臺灣各自承擔一半晶片產能。他進一步說明:「如果我們能達到五五分,我們依然根本上依賴臺灣,因爲沒有另一半我們也活不下去。但如果我們有一半,我們就有能力在需要時做該做的事。」

盧特尼克表示,美方已在與臺灣的對話中表明,「讓美國掌握50%的晶片產能,對臺灣本身至關重要。」他坦言,當一個國家掌握全球95%的產能時,要說服其接受降至一半並非易事,「這需要很多輪談話」,但他強調自己並不畏懼溝通,這正是美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盧特尼克強調,自己並非爲了小修小補而入閣。他指出,他過去已在商界取得相當成就,如今選擇放下事業與資產,就是要推動重大轉變。「我們的目標是由美國製造出美國所需晶片晶圓的40%,甚至50%。」他並表示,相信最終成果「將會讓所有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