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談判原則 陸官媒點名盧特尼克:我們有權對「出口管制」要解釋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資料照/美聯社)

央視旗下社羣帳號玉淵譚天10日發表文章,解析美方本次談判代表。文章直接指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過程中,曾試圖施壓影響他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爲代價達成交易。

文章稱,盧特尼克的加入此次談判意味着中方有權繼續就美方實施的出口管制這一問題提意見、要解釋、要回應。無論美方來了誰,都應清楚理解,中方有誠意,同時也有原則。

玉淵譚天10日以「這次美方談判來了誰」爲題,分析美國的談判對手。本次美方代表團主要成員包括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從美方代表團的職責來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負責宏觀經濟和金融問題,是美國總統川普政府關稅戰略執行的關鍵人物,本身有統籌協調的作用,牽頭負責與多國的談判。葛里爾主要管轄範圍就是關稅,更像是美方處理各類貿易談判的「專業談判官」。本次新加入談判的盧特尼克來自美國商務部,相對更聚焦於產業層面,比如各行業的出口、進口、市場準入等問題。

總體來看,從當前的分工來說,美國財政部總體統籌,美國商務部聚焦產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主打談判技術條款。

文章稱,美國經濟當前至少有四個痛點:一是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美國2025年第一季GDP環比萎縮0.3%。二是通膨出現上行的壓力,美國1年及5年通膨預期甚至飆升到了6.7%和4.4%。三是影響製造業。關稅政策並未給美國製造業帶來積極影響,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惡化至-9.2,處於負值區間,這反映出美國的製造業仍然處於收縮狀態。四是貿易放緩。美國4月進口額出現史上最大降幅,由於不確定關稅的變化,美國貿易大幅放緩。

文章特別點名盧特尼克,指出盧特尼克5月出席美國媒體舉辦的活動時,透露加徵關稅給美國企業造成的影響感到痛苦,但他又說痛苦是必要的,並堅稱支付關稅的是各國和企業,而不是消費者。

針對出口管制議題,美國商務部本身是負責產業和出口管制的,盧特尼克此番加入新一輪會談,可能表明美國願意重新考慮一些可能阻礙中國長期發展目標的技術限制。盧特尼克的加入也意味着中方有權繼續就美方實施的出口管制這一問題提意見、要解釋、要回應。

關於談判姿態,盧特尼克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過程中,曾針對其他國家的對中國合作情況表態,試圖施壓影響其他國家與中國的正常貿易往來。

中方態度也是明確的,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爲代價達成交易。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爲一己一時私利,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