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談入股 綠委:疑談判手法

針對美國政府喊話可能入股臺積電,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相關訊息需要再進一步確認,影響程度交由專家評估。(劉宗龍攝)

臺積電主要股東

針對美國政府喊話可能入股臺積電,並對半導體課徵高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僅迴應「需確認訊息與影響程度、會研擬協助業者方式」;藍委認爲,郭智輝態度曖昧,讓人覺得是在默認,若此事爲真,政府應該清楚地向國人說明美國入主臺積電的條件與後續影響。

國民黨立委張嘉郡強調,臺積電是政府公告的關鍵技術,受到《國安法》以及《外國人投資條例》等法規的規範,任何大規模外資入股都必須經過審查,「我們並非反對外資,但政府有責任確保國家戰略資產不會因爲股權變動,而影響臺灣的產業與國家安全」。

藍委林沛祥則說,若郭智輝真有如此自信,第一時間應該嚴正否決,而不是說共度難關,可見郭智輝心中或許已知相關訊息;林強調,對企業來說,最大困境是「未知」,無法清楚評估,接單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最後陷入僵局,進退不得導致企業嚴重損失,政府此時更應說明,而不是閃躲。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表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入股臺積電的議題,似乎引發市場不小的波動,不過,臺積電董事名單目前就已有美國商務部背景的人出任,且入股對公司治理的影響,都還是未知。

邱志偉也說,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多次強調「沒有與英特爾合資的計劃」,因此美方發言可能出於談判成分居多,且半導體關稅尚未公佈,後續仍需留意美國財政部長的立場似乎與商務部不同。

綠委邱議瑩則強調,臺積電創立至今都有外資投資、持股,這也是全球級跨國企業的常態,臺灣半導體有完整產業鏈,希望行政院在臺美互惠合作前提下,透過溝通、談判確保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穩定以及臺灣國家安全,進行「互利共贏」的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