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連成視察馬太鞍溪災區 要求涵管便道10天內通車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天到花蓮光復馬太鞍溪視察,要求加寬、加深導水槽,涵管便道10天內通車。記者王燕華/攝影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在光復災後復原工作受好評,今天再到花蓮萬榮、鳳林,視察鳳凰臺風期間遭馬太鞍溪水溢淹的災區。季連成表示,將比照光復補助,馬太鞍溪左岸會興建600公尺長的大堤保護村落,涵管便道還在搶修,他要求10天內搶通。
鳳凰臺風大雨及馬太鞍溪上游13日生成3號堰塞湖溢流,兩度造成馬太鞍溪溢淹萬榮鄉明利村、鳳林鎮長橋裡,數十房舍受損,上百公頃道路、農田遭大小石塊與沙土積埋。季連成與政院顧問李孟諺等人今天勘災,瞭解災後復原情況。
萬榮鄉截至目前統計31戶受損,其中19戶爲有門牌住戶,另12戶爲工寮,鳳林鎮也有48戶受災。明利村長林萬成反映,希望先將災區清理好,才能評估家戶受損狀況。
季連成也到馬太鞍溪堤防聽取水利署簡報,署長林元鵬說,明利社區過去不是高風險致災範圍,有天然高崁,所以沒設堤防,在有限能量下優先處理高風險區域,但是堰塞湖洪災後河道淤積,鳳凰臺風流大量又是泥流,造成一次淤積5到6公尺全面溢流。
他表示,正將臨時性土堤加高,再以鼎塊保護,並在河道中央挖掘3公里長的導水槽,將流路控制在中間,這在光復經驗效果非常好;疏浚工作也會持續,每天最多可挖10萬立方公尺。中長期在左岸從馬太鞍溪便橋往上游延建600公尺導流堤防,預計高6到8公尺,寬300公尺。
季連成表示,受災戶將納入比照光復給予補助,減輕災民壓力,國軍也投入,只要道路搶通,就會進駐清理家屋,讓居民回家。
水利署預計施作約6公尺寬、5公尺深的導水槽,他要求「能寬就儘量寬」,至於涵管便道在鳳凰臺風來臨前就預警性封閉,還在搶修,要求10天內恢復通車。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持續監測上游堰塞湖,舊堰塞湖水量降至33.7萬噸,溢流口左岸仍堆積約1億立方公尺土砂,若再有地震或豪雨,仍有可能邊坡滑動阻塞河道的風險。
13日新生成的3號堰塞湖,當天溢流後蓄水量減至15萬噸,若於1小時內潰決可能產生每秒80 立方公尺洪峰,下游大馬堤防及馬太鞍溪橋水位分別上升約9及11公分,因水利署已完成防堵措施,不會再流入明利村。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中)今天到花蓮光復馬太鞍溪視察,要求加寬、加深導水槽,涵管便道10天內通車。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萬榮鄉明利村因馬太鞍溪水溢流,造成家戶被大小石塊、土沙淹埋,災情慘重。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萬榮鄉明利村因馬太鞍溪水溢流,造成家戶被大小石塊、土沙淹埋,災情慘重。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萬榮鄉明利村因馬太鞍溪水溢流,造成家戶被大小石塊、土沙淹埋,災情慘重。記者王燕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