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斷!交通部長抵達勘災 承諾「臨時便道」10/15前通車
交通部長陳世凱(右)視察馬太鞍溪橋南端,宣示加速便橋與鐵路運能支援救災。(吳佩蓉攝)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橋因樺加沙颱風沖毀,目前仍屬危險管制區。交通部長陳世凱今(24)日上午8時30分抵達馬太鞍溪橋北端前進指揮所,隨後驅車繞路轉赴南端視察災情,並宣佈多項便民及救災措施,強調目標在10月15日前「臨時便道」完成,提供基本通行需求。
陳世凱表示,目前馬太鞍溪溪流仍因降雨持續而有變化,現場狀況需持續嚴密監測。他強調,便橋的興建對當地民衆至關重要,因爲目前從北岸繞行至南岸需要將近兩小時,嚴重影響生活便利。交通部規劃先行施作短期「臨時便道」,目標在10月15日前完成,提供基本通行需求;另將興建可供車輛通行的「鋼便橋」,預計於農歷年前完工,方便民衆返鄉過年。
至於永久道路,陳世凱說,最快可望於明年底完成單向通車,後續將再推進至雙向全面通行。
他同時宣佈,將透過臺鐵加強運能支援救災與居民交通需求。自今天上午8時起,臺鐵已恢復全線通車,並將加開區間班次,提供更快的南北交通。爲協助各縣市救援隊伍進駐光復,交通部已協調臺鐵開設單一窗口,安排專車或加停光復站,所有救援人員均可免票搭乘,確保救援行動迅速便利。
陳世凱並指出,早在7月交通部即收到相關單位的預警資訊,並於颱風前一天上午10時即完成封橋管制,避免了橋樑斷裂時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他強調,這次超前應變措施發揮關鍵作用,未釀成災難性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