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替代道路」故障車輛未排除 縣道193線延後搶通

▲馬太鞍溪橋遭沖毀。(圖/公路局提供)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橋遭沖毀,至今仍交通受阻,繞行路線需耗時約2.5小時,公路局原定今天上午8時先搶通縣道193線,啓用「花46線-箭瑛大橋-193線-臺11甲線」替代道路,繞行時間可縮短至半小時,但截至上午8時仍有故障車未排除,尚未開通。

受強臺樺加沙影響,花蓮22日晚間起出現豪雨等級以上降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快速上升,昨天下午更將完工近6年的馬太鞍溪橋沖毀,導致交通中斷,救難人員進入災區需耗時約2.5小時繞行替代道路。

公路局原規劃今天上午8時起由縣府先搶通縣道193線,啓用「花46線-箭瑛大橋-193線-臺11甲線」替代道路,繞行時間可縮短至半小時,公路局表示,截至上午8時仍有故障車未排除,尚未開通。

馬太鞍溪橋爲臺9線省道拓寬改善計劃的拓寬路段,由臺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設計,興建北上及南下各1座,2016年10月動工,歷經3年於2019年10月1日完工。

公路局指出,昨天下午2時50分接獲林保署花蓮分署通知,馬太鞍溪堰塞湖已溢流,預估約50分鐘溢流至馬太鞍溪橋,約2時58分水位開始壅高,3時24分觀測到水位衝擊橋墩及壅高水躍衝越橋面,現場人員回報馬太鞍溪橋已遭沖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