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便橋今通車 省40分鐘

花蓮縣馬太鞍溪涵管便橋將在10日下午3時通車。圖爲南下涵管便道。(王志偉攝)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23日溢流,洪水沖毀下游馬太鞍溪橋,臺9線交通中斷,臨時搭建的涵管便道原訂10月15日通車,經公路局日夜趕工,交通部長陳世凱9日視察後宣佈今天下午3時提前通車,先提供小型車與工程車通行,將24小時派員監看,只要遇豪大雨特報、上游水位上升,立即預警性封閉。

陳世凱表示,賴清德總統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原本指示便道須在1個月內完成,如今要感謝工程單位日夜趕工提早通車,臺9線馬太鞍溪橋是東部最重要幹道,便道可提供光復鄉民衆進出,相較於繞行193縣道需40分鐘且道路狹窄,便道5分鐘內就可通過並回到原本臺9線,節省半小時至40分鐘。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林文雄指出,便道分南下、北上兩線,全長870公尺、限速30公里,限5噸以下小型車及機慢車通行。第2階段將搭鋼便橋,預計明年1月31日通車,第3階段則在馬太鞍溪興建擡高並增加跨距減少落墩的橋樑,強化橫向抗衝擊能力,今年底發包,北上線2026年底完成、南下線2027年底完成。

陳世凱也感謝臺鐵救災時間肩負起疏運重責,「大家都說超人不需要披風,但是需要臺鐵」,臺鐵共疏運40萬人次「鏟子超人」到光復鄉救災,事實上臺鐵光復站也被淹沒,部分鐵軌道碴因飽水鬆散、軌道結構恐失去穩定,出現「沉落效應」,臺鐵將利用晚間施工確保行車安全。

搶救工作持續推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市區清淤工作已邁入尾聲,總長達30公里的側溝也已經清完12公里淤泥,力拚15日完成。

此外,國立光復高級商工職業學校重建經費至少2億元,校長陳德明感謝「鏟子超人」與國軍弟兄投入大量人力清理,預計13日實體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