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9線馬太鞍溪便橋明提前通車 陳世凱:24小時監控水位
馬太鞍溪橋被洪水沖斷,現已完成涵管便橋,提前10日下午3時通車。圖爲南下涵管便道。(王志偉攝)
交通部長陳世凱現場視察便橋進度。(王志偉攝)
交通部長陳世凱現場視察便橋進度,聽取工程簡報。(王志偉攝)
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洪水夾帶砂石沖毀下游馬太鞍溪橋,臺9線交通中斷,原本預定涵管便橋15日完工,交通部長陳世凱今現場視察,感謝公路局日夜趕工,將於明天10日下午3時提前通車,南北各一道便橋,現階段先供小型車與工程車通過,現場24小時有保全駐守、監控氣候、水位,確保安全。
陳世凱說,上月23日因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先提前完成涵管便橋,接下來訂明年2月完成鋼便橋,力拚明年底重建單線永久橋樑結構。涵管便橋提前通車,比總統宣示1個月時間還提早,也謝謝5天前次長就來到花蓮與工作夥伴日夜趕工。
涵管便橋分南下、北上單向行駛,提供小型車通行,道路長度約870公尺,道路正趕工鋪上柏油路面。
陳世凱說,馬太鞍溪橋斷了,對光復鄉的鄉親來說,進出很不便利,對於救災也是一個挑戰,所以在洪災一時間,臺鐵光復站雖然也被淹沒了,但感謝臺鐵能在24小時恢復通車,先讓救災團隊可以進到光復。
陳世凱說,臺九線中斷,必須繞臺11線或縣道,他說當天災情發生他搭車到現場,必須要2小時車程,臺九線涵管便橋通車,可大幅縮短南北往返時間,節省30至40分鐘車程時間。
因上游堰塞湖仍列紅色警戒,湖水也還沒有很穩定,陳世凱說,涵管便道通車後有24小時保全員看顧,並且要有人在現場隨時監測水位,透過CCTV的方式監看,如果水位出現變化,就封橋封路,確保安全。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說,馬太鞍溪橋第一階段提前通車後,接下來第二階段4個月完成便橋,預定明年農曆年前1月31日完成,第三階段,明年底完成單向橋樑通車,後年(116年)底全部橋樑完工通車。位置在被沖毀橋樑旁,橋樑大幅擡高,加大跨徑減少落墩,強化橫向抗衡衝擊力。新橋已委託設計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