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中斷衝擊交通 議員籲徵用舊隧道供緊急通行
花蓮縣光復鄉臺9線馬太鞍溪橋23日遭洪水沖毀後,中斷花東縱谷南北交通。(公路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建議災害應變中心,徵用臺鐵封存閒置的第一代光復隧道,規畫爲臨時應急通道確保緊急車輛通行。(翻攝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光復鄉臺9線馬太鞍溪橋23日遭洪水沖毀後,大量車流涌進193縣道擠,造成交通壅塞。(民衆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光復鄉臺9線馬太鞍溪橋23日遭洪水沖毀後,中斷花東縱谷南北交通,花蓮縣議員魏嘉賢建議,災害應變中心可徵用臺鐵封存閒置的第一代光復隧道,規畫爲臨時應急通道確保緊急車輛通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表示,會再考慮納入規畫,橋樑便橋作業也正持續展開中,力拚10月15日提供通行。
魏嘉賢指出,馬太鞍溪橋斷裂後,花蓮南北交通被迫改道193縣道及光豐公路,但這些次級道路顯然無法負荷龐大車流,加上路程拉長,通行時間大幅延誤;公路局雖預定10月15日前完成便橋開放通行,然而正值防汛期,即使如期完工,仍可能隨時遭溪水沖毀,對救護車等緊急車輛通行形成嚴重隱憂。
他建議,災害應變中心應向臺鐵徵用1981年落成、目前閒置的第一代光復隧道,改建爲臨時緊急車輛專用通道,避免救護車等緊急車輛受困車陣、繞道延誤而釀成危害,且該隧道位在現行使用的第二代隧道旁,目前仍維持完好封存狀態,呼籲災害應變中心責成臺鐵及公路局立即評估啓用的可行性。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感謝消息的提供,他說,交通部進駐到前進協調所時,對於替代道路都有相關規畫,若目前爲止規畫方案還能再增進也會持續挺進;公路局對於馬太鞍溪溪的便橋作業現正開展中,希望被沖毀處能儘快有臨時便橋提供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