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斷 交長:下月建好涵管便橋
花蓮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重創,臺九線馬太鞍橋被沖斷只剩橋墩。記者劉學聖/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橋前天被沖毀,臺九線光復北上交通中斷。交通部長陳世凱昨視察,要求公路局十月十五日前建好涵管便橋,若有救災需求,會協調臺鐵加開班次,不會讓光復鄉變孤島。
陳世凱昨天上午到馬太鞍溪橋北端了解橋樑受損情況,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表示,馬太鞍溪橋是南下北上分離橋,昨天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壩頂溢流後,洪流與大量土石衝擊橋樑,下游橋整座消失不見,上游橋目前只剩多座橋墩,橋樑整座結構已遭嚴重破壞,必須重建。
陳世凱表示,洪流水流快,原本預計五十分鐘纔會抵達下游,但實際上卅四分鐘就到,流速快加上挾帶泥沙及石塊,幾乎任何建物都會被摧毀,這次屬於特殊天災,最重要是希望可以快速復建橋樑。
「以二○二七年全橋改建完成爲目標」陳世凱說,已先要求公路局在十月十五日前做三五二公尺涵管便橋,提供應急車輛臨時通行;中期明年二月春節前再完成五百公尺的鋼便橋,不限車種通行;長期目標明年年底建構好單線永久橋樑,將盡速設計、發包,交通部會爭取行政院支持。
陳世凱說,光復車站鐵軌遭泥流淹沒,臺鐵公司漏夜搶通,昨上午八時已全線通車,光復鄉不會變孤島,即便封路、橋樑中斷,鐵路依然可通行;若救災單位需進入光復市區救災,公路局會再協調臺鐵,加開花蓮到光復的區間班次。
因應馬太鞍溪橋遭沖毀,交通部公路局昨也更新替代道路,其中一般車輛的替代路線改由省道臺十一線,轉檯十一甲,接臺九線,路線繞行約一點五小時,或省道臺十一線轉檯卅線,接臺九線,路線繞行約二小時。小型車替代路線則改爲花四十六線,轉箭瑛大橋接一九三線,再到臺十一甲線,預計繞行時間約卅分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