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通車囉!」災民感動放鞭炮慶祝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開放了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便橋今天下午3時開放通行,不少汽機車早早就到現場排隊等候。記者王燕華/攝影

「通車囉!」熱鬧的鞭炮聲中,花蓮光復馬太鞍溪涵管便道下午3時開放,限5噸以下小型車通行,南北兩岸車子大排長龍等候,時間一到魚貫通過,870公尺長的便道花不到1分鐘,在地詹姓災民特地買來長長鞭炮在通車時燃放慶祝,感謝工程人員日以繼夜修築便道的辛勞。

上月23日堰塞湖洪水沖斷臺9省道馬太鞍溪橋,讓通往光復的重要幹道中斷,10多天來,從花蓮市南下只能繞道193線或臺11線,原本500公尺的距離拉長到20公里,且道路狹小,救災車輛進入、物資運送等都非常不便。公路局日夜趕工,在溪牀修築南下、北上兩條長870公尺的涵管便道,原定15日通車,提前完工,今天下午3時起開放,不少車輛通過時比出大拇指,向在場指揮的工程人員大聲說謝謝。

家住花蓮市的林姓民衆與妻子今天到光復救災,早上繞道193線,下午北返遇到便橋通行,早早就來現場等待,他說,有這條便道,之後有空就可以到光復來幫忙了。

詹姓災民與友人專程帶來鞭炮,下午3時一到在現場點燃慶祝。他說,災前每天都要走馬太鞍溪橋,大水一來沖斷橋樑,自家農田全被淹沒,這兩個多禮拜北上都只能繞道193線,非常不便道,看到工程單位這幾天非常努力搶修便道,真的很感動,纔來放鞭炮表達謝意。

馬太鞍溪便道採南北分流,通車初期開放5噸以下的小型車與救災車輛通行,限速30公里,第二階段的鋼便橋將於15日進場施工。

公路局表示,已在涵管便道及上游2公里處設置水位計,即時監測水位變化,並在南、北二端堤頂上設置CCTV,監看河牀水位變化及便道通行狀況,堤頂也有24小時監看人力,監控上游降雨與河川水位變化,一旦有狀況,可提前啓動預警機制及封閉管制,確保便道通行安全。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便橋今天下午3時開放通行,災民燃放鞭炮歡慶,感謝工程單位日以繼夜的辛勞。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便橋今天下午3時開放通行。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便橋今天下午3時開放通行。記者王燕華/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