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啤酒官宣侯孝海卸任

6月27日,華潤啤酒發佈公告稱,董事會主席侯孝海自即日起正式卸任。

公告顯示,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時間於個人安排而決定辭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並於2025年6月27日召開董事會會議結束時起生效。

公開信息顯示,2001年,侯孝海通過社會化招聘進入華潤雪花啤酒,期間分別擔任過銷售發展總監、市場總監、區域公司總經理、營銷中心總經理、總經理、CEO、董事會主席等職位,經歷了華潤雪花從初創發展到全國第一的各階段。

侯孝海卸任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 資料圖

初出茅廬

2001年12月,侯孝海正式進入華潤雪花啤酒,擔任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銷售發展總監,一年後兼任市場總監,負責公司的分銷和品牌管理。

這一時期,侯孝海的營銷才能得到充分展現。

2005年,侯孝海成功孵化“勇闖天涯”這個啤酒領域的超級IP。彼時,中國啤酒品牌多以“生”“爽”“麥”“醇”“淡”等物理屬性爲主打,在情感屬性方面做得很少。而侯孝海主導推出了“勇闖天涯”,一個重情感共鳴,講生活方式的啤酒品牌,並將其作爲雪花的全國性推廣活動。2005年,雪花品牌銷量158萬千升,成爲中國銷量第一的啤酒品牌。

2006年,侯孝海又創造“非奧運營銷理論”,並組織實施世界盃營銷戰役,因此被業界稱爲“中國非奧運營銷第一人”,雪花啤酒也成爲非奧運營銷的代表品牌,實現了雪花全國品牌的建設和銷量第一的行業地位。

2008年後,侯孝海先後調往貴州和四川區域市場,積累了豐富的一線市場經驗。特別是在四川,他帶隊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四川是華潤雪花最重要的區域市場,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盈利最多、市佔率最高的區域。不過從2009年起,隨着百威、燕京等品牌的進入,華潤雪花在四川的市場地位開始遭遇挑戰。侯孝海任職後,恢復發展了四川根據地市場,將四川市場重新做到佔當地70%的份額,利潤爲華潤啤酒各區域公司全國第一。

高端戰略

2016年3月,侯孝海通過“公開競聘”重返總部,任職公司總經理、首席執行官,開始全面管理這家啤酒巨頭。

此時的中國啤酒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高端化成爲這一時期的關鍵詞。

2017年,侯孝海提出“3+3+3”戰略,即從2017年起,以3年爲一個階段,前3年強基礎,中3年提質量,後3年贏高端,目標是到2025年拿下高端啤酒第一。

爲此,侯孝海將目光投向了喜力。來自荷蘭的喜力集團是僅次於百威的全球第二大啤酒釀造商,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進入中國市場,但對於本土開拓卻較爲有限。而華潤啤酒在中國擁有強大且縱深的分銷網絡,可以很好的幫助喜力在中國落地和發展。

2019年,侯孝海成功運作華潤啤酒聯姻喜力,成爲中國啤酒史上最大的併購案,被《亞洲金融》評爲“2019年最佳併購案”。當年,華潤啤酒的淨利潤就大漲34.3%。此後幾年裡,喜力中國業務也一直保持着高增速,中國也成爲喜力第二大市場。

在侯孝海全面管理的9年時間裡,華潤啤酒營業額累計增長超過100億元,淨利潤增長近4倍,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銷量增加超過200萬千升,公司淨資產提升約162.65億元。

其中2024年華潤啤酒業績保持持續增長,毛利率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至42.6%,現金流入淨額同比提升67.0%至人民幣69.28億元,同爲近五年新高;中檔及以上啤酒銷量佔比首次於全年超過50%。

第二曲線

發展白酒,是華潤啤酒十四五制定的第二曲線發展戰略,屬於公司重大戰略舉措。

侯孝海此前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指出,白酒是中國酒水的主流,“只要中國人在,中國白酒的消費就會一直在”。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規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626.5億元,實現利潤2201.7億元;同期規上啤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51.1億元,實現利潤225.5億元。無論是收入還是利潤,白酒均遠高於啤酒。

某種程度上來說,啤酒和白酒也確實非常互補。首先是季節互補。啤酒的銷售旺季在夏季,而白酒恰好反過來,啤酒與白酒結合,能讓公司在全年都保持業務積極性。其次是渠道互補。近年隨着線上渠道的崛起,即飲和夜場渠道的走弱,啤酒渠道對白酒的利用空間,正在逐步加大。

自2021年起,華潤啤酒進軍白酒產業,通過持股或控股等方式,相繼將山東景芝白酒、安徽金種子酒業、金沙酒業納入麾下,其中斥資123億元收購金沙成爲中國白酒產業最大的併購案。上述三個品牌共同構成了“華潤酒業”。

過去兩年,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華潤酒業面臨的壓力也着實不小。

據華潤酒業介紹,通過專項市場銷售整治,不斷消化渠道庫存、釋放渠道壓力,同時強化品牌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全面管理水平,金沙和景芝在2024年業績表現優於二線白酒行業的平均水平。數據顯示,2024年,華潤啤酒白酒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至68.5%,高端大單品“摘要”銷量同比增長35%。

作者:餘源

編輯:鄭利文

運營編輯:肖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