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離職 侯孝海獨自“勇闖天涯”

侯孝海還是走了。

6月27日,華潤啤酒(00291)發佈公告,因計劃將更多時間用於個人安排,侯孝海決定辭去公司執行董事和董事會主席一職,且董事會下轄的其他職務也不再擔任。

任期僅兩年即離職

侯孝海擔任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的時間並不算長。2023年4月20日,侯孝海從公司首席執行官(CEO)的位置上升任爲董事會主席,正式成爲華潤啤酒的一把手。如今辭職,距離上任時間剛兩年出頭。衆所周知,董事會的每屆任期正常爲三年。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雖然2023年4月侯孝海才升任爲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但自陳朗於2019年7月11日辭任董事會主席後,董事會主席職位一直懸空,直至2023年4月侯孝海提任。

也就是說,在前任陳朗辭職後,彼時已經擔任CEO的侯孝海事實上已經是華潤啤酒一把手。

侯孝海是在2016年4月成爲華潤啤酒CEO的。從2019年7月事實上領導華潤啤酒開始,侯孝海已經在華潤啤酒“話事人”的位置上呆了近六年。

如果從加入華潤啤酒開始算,侯孝海在公司已經工作了24年,2001年,時年32歲的侯孝海入職華潤雪花,從一線銷售工作做起,一路成爲公司的一把手。在這期間,侯孝海於2005年推出對華潤啤酒具有戰略影響的“勇闖天涯”品牌。

“勇闖天涯” 徹底改寫了中國啤酒行業格局,幫助華潤啤酒一舉取代青島啤酒(600600)成爲啤酒行業一哥。從2006年至今,華潤啤酒連續蟬聯中國啤酒銷量冠軍。“勇闖天涯”從最初的單品爆款演變爲華潤啤酒的品牌符號之一。

啤酒高端化已成 “啤+白”惹爭議

2016年侯孝海成爲華潤啤酒CEO,2017年侯孝海提出高端化戰略,並正式啓動“3+3+3”高端化發展戰略,明確將高端化作爲核心發展方向。

按照華潤啤酒的發展規劃,高端化分爲三個階段:2017-2019年爲“有質量增長,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階段,2020-2022年爲“決戰高端,質量發展”階段,2023-2025年爲“高端制勝,卓越發展”階段。

作爲任內的最後一份財報,華潤啤酒的兩個標誌可以看出公司高端化迎來轉折點:一個是2024年華潤啤酒中檔及以上啤酒銷量佔比首次於全年超過50%;另一個是2021年,華潤啤酒曾推出定價爲999元/盒(兩瓶裝,每瓶999ml)、名爲“醴”的超高端啤酒。剛上市時,市場一片質疑聲,2024年報顯示,高端產品醴的銷量同比增長達35%。

高端化迎來拐點,且啤酒銷量已經近20年領跑行業。侯孝海還跨界白酒領域,開創了 “啤+白” 的行業先河:先是在2021年收購山東景芝白酒有限公司40%股權,公開報道價格是13億元;更大的一筆是在2023年初完成的一筆交割,通過收購和增資,華潤啤酒共出資123億元,獲得貴州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下稱“貴州金沙”)55.2的%股權,這次收購創下白酒行業單筆併購金額紀錄。

和茅臺一樣,貴州金沙以醬香型白酒爲主。華潤啤酒收購時正逢“醬酒熱”,可收購後,貴州金沙的業績就掉頭向下了。

2023年收購後即2023年1月10日至年末,貴州金沙爲華潤啤酒白酒業務貢獻收入爲20.8億元,2024年其營收爲21.6億元;2023年,貴州金沙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爲1.2億元,2024年只有3900萬元。

彼時華潤啤酒披露的數據顯示,收購前的2021年,貴州金沙收入爲36.4億元,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爲13.1億元。2022年上半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爲20億元和6.7億元。

作爲對比,收購公告顯示,2019年貴州金沙的收入只有8.8億元,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爲1.6億元。即收購前,貴州金沙的收入和盈利呈現蒸蒸日上的表現。

收購前半年收入就已經超過20億元,收購後連續兩年收入勉強超過20億元,盈利更是不可同日而語。2021年盈利單位還是10億級別,2024年只剩千萬級別了。

自2019年事實上成爲華潤啤酒的領導者後,六年時間公司累計實現股東應占溢利約222.3億元,收購景芝白酒和貴州金沙就用去了136億元。與啤酒主業相比,公司收購白酒得到的利潤難以相提並論。

1969出生的侯孝海當前也不過56歲,一般而言,作爲企業領導人,50-60歲常被視爲企業領導人的“黃金年齡”。在這個時候,侯孝海卻因個人原因獨自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