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員病逝震撼業界 作家揭體制鏽蝕:敬業被制度掏空
長榮航空空服員日前執勤後身體不適過世,引發各界議論,照片爲長榮機組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近期在執勤途中身體不適,返臺後病逝,引發社會關注。作家「白目姊姊誠實生活指南」在社羣撰文指出,這起悲劇反映出制度下長期累積的壓力文化,讓員工害怕求助、害怕出錯,最後連爲生命爭取一通電話的勇氣都被磨光。
她提到,座艙長的聲明內容透露出深層的職場思維,將流程、報告與責任放在前線人員的安全之上。當同事身體出現警訊,現場反應集中在如何避免造成他人困擾,整個體制在潛移默化中讓「維持運作」成爲比「挽救生命」更優先的任務。
白目姊姊指出,長榮的內部制度讓員工在請假、通報或尋求協助時充滿顧慮。病假與評分、獎金、排班緊密連動,讓許多人選擇撐到極限。她形容,這種文化外表看似井然有序,實際上卻消耗了同理與人性。
她認爲,聲明內容中對制度與逝者的反思不足,語氣更傾向於自我辯解。當悲劇發生後焦點仍停留在個人感受與職場壓力,整個事件就顯得更加沉重。
她也強調,讓人痛心的不是責任歸屬,而是整個環境讓人習慣沉默。當所有人都學會隱忍、害怕打擾、害怕麻煩任何人,求救反而成爲壓力。這樣的文化讓員工服從程序、遵守規範,也逐漸失去對生命的敏感。
文章發佈後引起社羣廣泛共鳴,許多網友留言表示,這種制度性的冷漠存在於各行各業。從航空、醫療到教育與服務業,人們被訓練成有紀律、懂協調,卻在無形中失去了表達、求助與關心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