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公館圓環在地炸鍋...北市議員批沒收到通知 裡長:99%里民反對

北市議員苗博雅也指,民團和學者紛紛提出相關意見,但北市府未先行通知或回覆,即宣告要拆除。記者邱書昱/攝影

臺北市交通局今拍板公館圓環於9月13日動工,移除現有圓環並改造成正交路口,同時,過往公車專用地下道也將填平。不料,在地民意代表批評市府事前沒有通知,相關的細節也未見改善,里長更說,超過99%里民都反對現在就直接拆除。

北市議員苗博雅批,在6月30日的公聽會中,民團討論出有效的標線改線方案,能改善同側擦撞,但遲遲幾周後也沒有給予議員回覆,今天市府突襲式、沒有溝通就要強硬執行。

苗博雅說,尤其地下公車專用道,「交通局說有6成公車不會遇到紅燈,那4成的公車要等幾秒?」很多市民都問難道副市長李四川要填完地下道,交通搞一團糟,留着市民在路面搭公車塞車,屁股拍拍就要去新北市選舉嗎?

北市議員張志豪也說,早上在公館圓環會勘另一個案子,沒想到就接到訊息,北市要拆除圓環,過程草率、事前完全不知情,更何況當地沒有人贊成,完全不尊重北市議員,呼籲北市府要事緩則圓。

張志豪也說,尤其捷運南環段在木柵路要施工,貿然填平地下道,會造成大文山區、羅斯福路交通黑暗期拉長。

臺北市議員王欣儀表示,由於木柵路段的捷運南環段也要準備動工,預計11月會開始架設圍籬,雖然是潛盾地下工程,主要是在站體附近,要求市府要提前做好交通維持計劃,並加強上下游車輛的替代引導。

王欣儀也說,由於公館圓環一直有大小零星擦撞,工程屆時勢必也會影響車道、車流,因此也要注意安全性問題。另外,完工拆除後,雖然能提升安全,但也要考量到上下尖峰時刻的車況,機動調撥車道調整。

在地的學府里長李淳琳認爲,公館圓環還是應先優化作爲主要考量,現行填平地下道改爲正交路口,對在地裡民影響重大,未來只能透過不到5公尺巷道出入,連接到羅斯福路,且市府也沒有給出合理解決方案,不符比例原則,超過99%里民都反對現在就直接拆除。

李淳琳說,她與在地議員針對公館圓環曾多次會勘,四個角都曾看過,現階段若填平地下道,公車必須與一般車輛走在一起,交通影響影響恐更甚鉅,市長蔣萬安曾說「執政者要傾聽民意」,他也懇託蔣市長與地方加強溝通,不要只辦一場說明會就拍板,呼籲傾聽在地多數的聲音。

北市議員苗博雅、張志豪跳出來批評北市府在未先告知情況下,即宣佈拆除。記者邱書昱/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