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走入歷史!改名「優先席」 網友一面倒

圖爲臺北捷運內設置的博愛座。(資料照/趙雙傑攝)

立法院15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將「博愛座」名稱改爲「優先席」,「老弱婦孺」則改爲「其他有實際需求者」。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待交通部會商衛福部將優先席標示統一圖示後,會配合宣導,並請公車業者調整。 (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昨(15日)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爲優先席,乘坐對象也由老弱婦孺,修正爲「有其他實際需要者」。不過,改名後究竟能否改善「讓座」問題,也引發網友熱議,其中就有網友直言,「就單純個人道德問題」、「這樣改名字有意義嗎?」而相關留言也獲得不少網友按贊表示認同。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草案,確定「博愛座」改名爲「優先席」,且優先乘坐者從「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改爲「身心障礙者及有其他實際需要者」。院會也通過附帶決議,請交通部會商衛福部,就「優先席」標示訂定統一圖示,供各大衆運輸工具業者運用,統一全國一致性標示。

然而,修正草案通過後,有大批網友涌入入口網站Yahoo相關新聞底下熱烈討論,已有近700則留言,其中多數熱門留言包含「用途不變改名稱有啥意義?」「誰都可以覺得自己可以優先啊」、「這個我覺得完全沒必要」、「所以優先席也不一定要讓座了,就單純個人道德問題」、「其實公德心與愛心,是靠發自內心的行爲,不是靠文字標語去約束個人行爲」、「改這樣沒有什麼屁用啦...」、「那麼到時優先座也變成格鬥座時,是否又要再改名了?」「換湯不換藥,問題依然存在」。從留言也可看出,多數網友皆對改名一事持悲觀態度。

另外,有網友則是關心普發現金一事,在底下留言表示「一樣三讀,另一件一萬元的事可以加快進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