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改名優先席 衛福部:圖示將統一、發揮同理心

大衆運輸博愛座將全改爲「優先席」,優先乘坐者刪除老弱婦孺,修改爲「身心障礙者及有其他實際需要者」。(王英豪攝)

博愛座走入歷史,大衆運輸博愛座將全改爲「優先席」,優先乘坐者刪除老弱婦孺,修改爲「身心障礙者及有其他實際需要者」。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說明,法律通過後即生效,衛福部會先和交通部討論統一圖示,也呼籲民衆發揮公民素養及同理心,根據實際需求使用優先席。

立法院今日(15)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修正草案,博愛座確定更名爲優先席,優先乘坐對象也從「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改爲「身心障礙者及有其他實際需要者」。

院會通過附帶決議1項,請交通部會商衛福部,就優先席標示訂定統一圖示,供各大衆運輸工具業者運用,統一全國一致性標示。並請交通部會同衛福部研議「優先席」多元宣導措施,讓社會大衆發揮禮讓精神及同理心,尊重他人使用權利。

周道君表示,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法律公佈後即生效,衛福部會優先跟交通部合作,研修及調整相關圖示,標示部分需要一步步改掉,大衆運輸工具也需要時間來做改變。

周道君強調,不論制度怎麼改,都需要民衆發揮公民素養來配合,鼓勵大家真的有需要就可以使用,隱性需求者不用再擔心自己不是「老弱婦孺」而不敢坐,在使用優先席的過程中,根據自己實際需求使用,並用較良好的互動來做溝通。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表示,對優先席樂見其成,許多外觀上看不出來,如女性、癌症化療者,都需要使用。許多縣市提供孕婦「好孕貼紙」,供孕婦索取、方便他人辨識,建議未來公車、捷運也能提供「優先席需求貼紙」,讓有需求者索取表達自身需求。

洪心平表示,博愛座不只是給老人家和特定族羣,也不應淪爲情緒勒索工具,民衆應秉持「社會互助」精神,自行決定自己是否有需求,有時發燒、腹痛也需要使用優先席,大家應該互相體諒、理性溝通。

周道君表示,是否提供貼紙,衛福部與交通部會再來討論,國外也有類似做法,讓有需要者自行索取需求標示,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需求。目前法律條文只要求座位標示部分,使用者部分如何進一步調整,需要再行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