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版草案通過 AI基本法 鼓勵創新顧人權
政院「行動創新AI內閣2.0」記者會28日舉行。圖/顏謙隆
政院版AI基本法 小檔案
爲建立AI發展奠基,受到關注的行政院版《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28日終於在行政院會中通過,但並未明確設置主管機關,將加大推動AI產業與應用端,在應用方面推動獎補與財政優惠、建設實驗環境並鬆綁限制。
準數發部長林宜敬28日首度以準部長身份在記者會答題。林宜敬表示,知道在野黨版本有明定主管機關,但AI變革快速、應用廣泛橫跨各部會,加上《AI基本法》是上位法案,認爲不需要明定主管機關,未來如自駕、醫療輔助等領域,由交通部等部會訂定相關作用法。
數發部數位策略司司長蔡壽洤說明,《AI基本法》草案三大重點是訂立AI發展的基本原則、確立政府推動重點任務、訂定與修正相關法規。圍繞兩大環節,產業界期盼的「創新鼓勵」,以及倫理面向的「兼顧人權」。
創新鼓勵方面,草案聚焦在獎勵、鬆綁限制面向,刺激AI應用加速落地。蔡壽洤表示,主要方針一是創新合作,公私、國際協力,然後推研發應用獎補與財政優惠,並確保資料開放程度。二是AI人才培育。三是擴大研究彈性,所以會爲應用端建立合適的創新實驗環境,有場域後,也針對實際落地應用前的學術研究來鬆綁限制。
兼顧人權方面,風控方面要推相關分類制度,爲高風險AI建立責任與救濟機制。然後一方面設計評估驗證工具方法、一方面強化人爲可控避免違法情事。最終則要顧及AI應用下的各種潛在影響,例如勞工工作權益、個資隱私、智財等都需要保障,會補導因AI失業者來就業。
數發部表示,政府將打造由算力開始,暢通資料、人才、行銷、資金各層面的AI產業鏈。《AI基本法》草案要落實到AI應用的各行各業,將持續進行溝通,積極推動完成立法作業,期待透過該法的推動,帶領檯灣在全球AI創新浪潮中站穩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