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漂綠:永續揭露A到A+/永續數據 日常管理要重視

今年元旦起,上市櫃公司要建立永續資訊內控,這意味了,企業看待永續資訊,要跟看待財務資訊一樣重要。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執行董事、執業會計師趙永潔表示,在臺灣,上市櫃公司都非常重視財務資訊的蒐集與保存,但是對於永續資訊的重要性,卻常輕忽了,現在法規有要求,企業今後都要更看重永續數據。

過去就有確信人員說,有一回請公司提供資料,沒想到居然來了一張手抄數據;也有會計師說,有公司的資訊管理人員年年都不同,不同人有不同編法,就連基準日期也不一樣,還有一年,還發生電腦沒設好,跨一個年,舊資料全部被覆蓋了。

實務上也不乏有企業撰寫永續報告書,只是爲了法遵需求。有會計師觀察,他們聘請外部顧問來輔導,顧問來了就發問卷,請大家填寫表單,收集數據後就整理給公司去申報,報告書「外觀」看起來很合規,但是引用的數據、建立的指標,都跟日常營運管理無關,「這不是真正的ESG」。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林泉興認爲,一本好的ESG報告書,可以跟利害關係人做溝通,也能讓溝通對象知道企業的策略,「現在在哪裡,以後會走到哪。」他建議,企業不妨將每年都要編制的ESG報告書,當成是一場健檢,每一年去看自己的成長與落差,以及有哪些「紅字」要改進。

他也提醒,既然報告書每一年都要編,報告內容要有持續性,「不能今年講這樣,明年換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