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漂綠:永續揭露 A 到 A+/培育綠能人才 還差一截

臺灣法治會計學會理事長、東吳大學會計學系教授李坤璋觀察,面對愈來愈嚴格的ESG要求,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法律風險都很大,尤其現在上市櫃公司最頭痛的就是,主管機關要求這麼多,但是公司卻找不到適合的人才。

兆豐金控(2886)總經理蕭玉美直言,目前最缺的就是綠能人才,「非常搶手,同業都在搶」。以金融業來說,舉凡評估綠能專案的風險與效益、設計綠色金融產品及確保符合法規,都需要懂綠能的人才一起加入。

李坤璋說,就防止漂綠,第一個關鍵就是要有「人」,因爲ESG的核心是永續,不僅是環工、社工、法律專業,ESG更需要的是能跨領域重新將專業排列組合的人才,問題是,臺灣的大學教育針對ESG專門人才有系統的培訓纔剛起步。

他也反問,「現在有多少大學的會計系,把永續揭露準則S1、S2當成必修課程?」如果都沒有,但是主管機關要求上市櫃公司必須遵循,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去查覈,到哪裡找人才?臺灣的大學教育如果不隨現況調整,只會被ESG追着跑,落入漂綠陷阱只是一步之遙。

另一方面,企業要製作永續報告書,會計師事務所或是查驗證機構未來也要派專人查覈永續報告書,人才培育實在不能等。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負責人曾於哲就舉例,國際永續會計準則機構(SASB)將全球經濟分爲11個領域、77個行業,像是電力公用事業、製藥業、銀行、保險、航空公司等,每個行業有自己的ESG重大議題及指標,分工如此細緻,「有人能全部都懂嗎?」他認爲,未來ESG人才勢必要分工更細,且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