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態價值,探索實踐路徑 | “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座談會發言摘編④

編者按

近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年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會上,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地方代表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刊登參會代表發言摘編,以饗讀者。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奮力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

一、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內涵要義,持之以恆守護閩山閩水

福建生態文明建設起步早、力度大,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將樂縣常口村調研,創造性提出了“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到中央工作後,習近平同志始終心繫福建生態文明建設,親自擘畫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藍圖。二十多年來,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接續努力、久久爲功,在全國先行探索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全面加強閩江、九龍江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優良、穩中有進、保持全國前列。

二、積極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換路徑,因地制宜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福建加強山上山下、上游下游、陸地海洋聯動,深入挖掘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價值。在上游山區,南平市創新開展生態系統價值覈算、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等制度。將樂縣發揮生態資源、紅色資源優勢,探索推行各類碳票做法。在流域沿岸,木蘭溪作爲全國唯一以流域命名的“兩山”基地,首創農產品流域公共品牌。永春縣以“資源變資本、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三變理念爲基礎,搭建生態產品交易平臺。在下游沿海,廈門市打造城市生態治理“廈門實踐”,以“濱海+”理念推動海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東山縣逐步構建藍色經濟體系,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落地,推進海洋漁業養殖生態化建設。

三、創新完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機制,不斷夯實先行示範制度之基

福建通過制度機制建設,努力在踐行“兩山”理念中保持前列,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爲福建的驕傲。全面推進項目產業化,2024年,高標準謀劃生態環境治理項目中央、省儲備庫項目595個、總投資337億元;謀劃生成EOD項目13個、總投資269億元。縱深推進生態補償,每年安排資金用於“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等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修復;持續實施汀江—韓江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深化環境權益交易,構建具有福建特色的排污權交易“四大體系”,市場活躍度全國居前;服務企業參與全國碳交易。創新綠色金融服務,制定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舉辦綠色經濟重點項目融資對接會;策劃生成氣候投融資項目61個。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持續推動美麗新疆建設邁上新臺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一、加強組織領導,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劃落實創建工作

發揮頂層設計引領作用,組織編制具有自身特色的實施方案,整體謀劃制度建設、產業調整與能源優化、特色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加強研究部署,創建地區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將相關工作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並將“兩山”建設成效作爲綜合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參考。強化資金保障,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支持,優先向“兩山”建設項目傾斜,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

二、強化系統觀念,探索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實踐路徑

在“降碳”上做表率,嚴格落實能效約束、節能降碳有關要求,創建地區優化調整能源結構,不斷挖掘清潔能源開發潛力,拓展綠電應用領域。在“減污”上做示範,實施重點行業企業提標改造、燃煤鍋爐綜合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等一系列重點工程,從源頭減少污染排放。在“擴綠”上做引領,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完成阿勒泰地區額爾齊斯河流域、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區(阿克蘇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

三、立足資源稟賦,促進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爲經濟優勢

在生態農業方面,持續做好林果業提質增效,推動林果業標準化生產、市場化經營、產加銷一體化發展,讓新疆林果“金字招牌”更加響亮。溫宿縣林果種植面積達128.1萬畝,總產量達63.62萬噸,產值49.99億元。在生態養殖業方面,探索發展水產等生態養殖業,拓寬羣衆就業致富路徑。尼勒克縣喀什河中下游區域以三文魚爲主導產業,採取合作社經營獲得勞動報酬和股權投資的雙重收益模式,累計分紅730.8萬元。在生態文化旅遊方面,積極實施旅遊興疆戰略,重點打造以雪山、沙漠、草原、河湖爲代表的自然風景和以民族歌舞、民俗鄉俗、少數民族文化爲代表的特色文化,推動旅遊多業態融合發展。霍城縣、布爾津縣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以種植、採摘、遊覽爲主題的農業休閒和觀光旅遊。

供稿 |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

編輯 | 張韻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