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的國際合作與本土創新 | “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座談會發言摘編③

編者按

近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年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會上,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地方代表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現刊登參會代表發言摘編,以饗讀者。

國際組織視角對“兩山”理念的理解和實踐

盧倫燕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盧倫燕代表以《國際組織視角對“兩山”理念的理解和實踐》爲題作交流發言。她提出,20年來,中國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道路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國內生態環境質量取得顯著改善,而且經濟發展也邁向高質量綠色化的新階段,同時也爲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盧倫燕代表 介紹,WWF作爲第一個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開展保護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啓了與中國在生態保護領域的深度合作。不僅助力中國在瀕危旗艦物種以及棲息地保護等關鍵領域取得顯著成效,還助力中國在全球低碳轉型、綠色發展方面發揮引領性作用。

一是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哲學觀,爲生物多樣性保護髮聲出力。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以議題形式融入COP15大會議程中,WWF的立場文件與“昆蒙框架”中“30×30”目標的決議高度吻合。將國際先進的自然保護理念和技術引入中國,助力本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如推動PAWS (野生動物安全保護助理技術)在中國的保護應用,並率先在甘肅祁連山地區開展試點工作。

二是踐行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態價值觀,以保護促發展。推廣森林可持續經營,在提高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支持林業經濟發展。在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中,也看重社區工作,如在四川平武協助社區建立了管理小組,推廣可持續採集野生五味子,受益村20個,受益農戶超500戶。

三是踐行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觀,共築國家公園生態屏障。將國家公園作爲踐行“兩山”理念的實踐場,近年來爲超過250位國家公園巡護員配備了專業巡護工具包,提升一線工作的安全性與高效性。聯合開發國家公園巡護員課程體系,組織開展管理與巡護技能培訓,至今已覆蓋約1500名巡護員。同時,推動綠色科技爲生態保護賦能,在祁連山共同落成了全球首個V2G光伏自循環補能體系,可爲國家公園內的巡護提供穩定、低碳、清潔的能源支持。

四是踐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全球觀,推動氣候雄心與全球行動助力全社會綠色轉型。推動中國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同時也讓世界看到中國在氣候行動中的領導力。將能源轉型作爲核心抓手,推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變革與企業實踐,助力了15家中國企業設定科學碳目標。《關於建立全國統一綠色電力交易市場的建議》獲北京市採納,以遼寧撫順太陽能電站爲案例提出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公正轉型建議被全國人大采納。

自然與生命 文明與愛

初雯雯

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會長

初雯雯會長以《自然與生命 文明與愛》爲題作交流發言。她介紹,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於2018年9月成立,以阿勒泰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新河狸保護工作爲主要工作內容。2019年,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野生動物生境直播——河狸直播,讓全國網友可以24小時以不打擾的方式觀看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美好自然生境,河狸直播登上過新華社官方直播、人民網官方直播、央視頻直播等官方媒體,觀看人數達幾千萬人。五年間,協會以青年志願者爲主力軍,又打造出三個全國知名的互聯網自然保護公益項目:大規模修復野生動物棲息地灌木植被羣落,爲野生動物種下100萬棵小樹苗的“河狸食堂”;招募到500多位願意參與自然保護公益工作的牧民兄弟姐妹,組成自然巡護隊的“河狸守護者”;在富蘊縣委政府的支持下,修建起阿爾泰山在中國境內首座專業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河狸方舟”。

初雯雯會長 提到,在協會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當地牧民受到感召加入自然保護隊伍,與志願者一起爲動物們解決了棲息地和食物資源缺乏的問題,牧民們在得到成就感的同時還提高了收入,參與自然保護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也具象化地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最後, 初雯雯會長 還分析了協會取得一定成績的原因,一是自然保護工作得到了來自生態環境部、各級林草系統、阿勒泰地委行署及富蘊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青年志願者自發參與,這是新時代十年間我國社會整體生態保護意識覺醒的印證,也是青年人落實國家生態保護戰略的具體實例;三是在工作過程中使用了很多從“兩山論”中找到的智慧,得到了大量當地羣衆的認可和參與,將生態保護從小機構的事情擴大爲區域內人們的集體行爲。

供稿 |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

編輯 | 張韻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