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中國全國兩會爲國際合作創造新機遇
【烏茲別克斯坦】魯斯蘭·肯扎耶夫
作爲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年度議程,中國全國兩會肩負着爲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政策定調的任務。今年的全國兩會聚焦經濟增長、創新技術、綠色發展、全球合作等議題。這不僅爲中國自身的發展指明方向,也爲與中國經貿投資關係密切的國家提供新機遇。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儘管外部環境充滿挑戰,中國經濟在2024年仍然實現了5%的增長目標。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拉動內需成爲國家經濟發展的三大驅動力。中國經濟的表現向全球合作伙伴傳遞了明確信號:即便在國際局勢動盪的背景下,中國仍然是值得信賴的夥伴。
對於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表明中國保持了平衡穩健、高質量發展的經濟策略。
在中國接任2024至2025年度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的背景下,今年的兩會備受上合組織成員國矚目。今天的上合組織已超越區域合作範疇,成爲各國就經濟、政治、基礎設施建設等廣泛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的重要平臺。兩會作爲觀察中國外交動向的重要窗口,對上合組織“大家庭”具有深遠意義。
中亞國家位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樞紐地區。2024年中亞與中國的貿易額再創新高,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2024年,中國公司數量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外資公司中位居榜首,這一成就不僅體現了雙方經濟利益深度契合,更彰顯了合作的長期性和穩定性。雙方還在能源、製造業、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不斷拓展合作廣度與深度。
政府工作報告還着重強調了先進技術的發展。中國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6G等領域的持續投資,不僅鞏固了其在全球技術前沿的領先地位,也爲國際合作創造新機遇。
此外,報告提出進一步擴大入境消費。2024年,中國不斷擴大免簽入境國家名單。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互免簽證協議,將進一步推動雙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合作及人文、經貿往來。
2025年的中國全國兩會再次清晰展現了中國致力於實現高質量增長、科技創新及深化國際合作的發展方向。這一方針爲中亞國家與中國深化合作提供了寶貴機遇。
中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中國宏大的科技發展藍圖以及加強區域合作的決心,預示着與中國的合作將繼續成爲推動地區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大重要力量。在全球變局中,中國將持續發揮不可或缺的“穩定器”作用。
(作者是烏茲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副總編輯。翻譯:鄧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