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上漲核心邏輯未變,市場有望維持強勢表現

A股連續攻下多個關鍵心理關口後,接下來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雖然近期市場波動有所放大,但不必因爲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變對本輪大行情趨勢的判斷。隨着國內政策積極發力,中長期資金流入,以及海外流動性有望邊際改善,市場有望繼續維持強勢表現。

興業證券表示,上週後半周市場波動放大、指數也有所回落,引發了部分投資者做多情緒的動搖,但不必因爲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變對本輪大行情趨勢的基本判斷。支撐此前市場上漲的三個核心邏輯:政策底線思維、新動能亮點涌現、增量資金入市,均未出現任何變化。

“國內政策積極發力,中長期資金以及個人投資者資金積極流入權益市場,疊加海外流動性有望邊際改善,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擡升,支撐A股市場維持強勢表現。”光大證券指出。

配置方面,銀河證券提醒投資者,當前不要用所謂加息週期的經驗,來看降息時代的估值。當前市場仍存在部分領域的預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續性、資金持續流入及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等。結合對八月業績走蓄勢概率偏大的判斷,這個階段中期佈局要堅守自我,一旦市場出現調整後對中線佈局會顯得更加關鍵。

“基於‘短線強勢節奏難測,中長線行情繼續看好’的判斷,建議投資者適度忽略短線走勢,放棄對回調節奏的預測,不要試圖在當前行情中先賣後買、博取差價,以免丟失籌碼,反而應該在重要支撐(如20日、60日均線)附近分別增加短線、中線配置。”浙商證券稱。

中信證券:供給在內反內卷、需求在外出利潤

梳理今年以來四個因爲出口管制或配額導致出口利潤貢獻激增的行業(例如稀土、鈷、磷肥、製冷劑),發現歷史上通過控制供給或出口來控制全球市場價格並提升穩態利潤是可行的,但共性是需要生產國在全球擁有極高份額和附帶的議價能力。

去年底鋁材、銅材等行業取消出口退稅,雖然被動提高了現金成本,但也出現了一定的價格轉嫁。這些現象背後的本質是稀缺資源和戰略優質產能在未來要逐步從份額爭奪開始步入利潤變現。

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全球佔比已經超過30%,產業結構升級也有長足進步,但利潤率仍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卷份額已經步入尾聲,且未來面臨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風險,利用全球份額變現利潤纔是核心議題。

供給在內反內卷、需求在外出利潤,這可能是未來一條相當重要的中長期投資線索。配置上,短期依然建議投資者繼續聚焦創新藥、資源、通信、軍工和遊戲五大行業,避免過多高切低交易。

國泰海通證券:股指還有新高

展望後市,繼續看升中國股市前景,A股股指還有新高。一直以來,市場認爲影響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業績、無風險利率、風險偏好等。事實上非常容易被忽視,但絕不能忽視的是制度變化,這個因素在中國市場比其他市場更重要,在特定時期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如今,“提高投資者回報”的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改變的不僅僅是制度,還有社會各界對中國資產的價值觀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風險評價。由此,中國轉型加快、無風險收益下沉與資本市場改革共同構築起中國股市“轉型牛”的基石,A股股指還有新高。

中國歷史上曾有多次與資本市場改革相關的股市走牛案例,遠有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近有2019年註冊制改革與科創板設立。2025年以來全國各地客戶拜訪中,我們更堅信了中國“轉型牛”之大勢所趨。無風險收益下沉與資本市場改革,中國行情也將更全面。

銀河證券:延續熱點快速輪動

過去一週全球金融市場都精彩紛呈,美元指數崩跌至97.85,人民幣強勢升破7.18,全球資本正以十年未見的規模向東遷徙,投資者先要有大勢的宏觀認知。

而微觀交易層面,市場呈現增量流動性驅動的行情,而風險偏好的變化又顯著主導着當前市場節奏。目前看,8月處於政策空窗期和中報集中披露期,市場或大概率延續熱點快速輪動。

操作層面,當前不要用所謂加息週期的經驗,來看降息時代的估值。當前市場仍存在部分領域的預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續性、資金持續流入及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等。

結合對八月業績走蓄勢概率偏大的判斷,這個階段中期佈局要堅守自我,一旦市場出現調整後對中線佈局會顯得更加關鍵,建議繼續關注反內卷、科技自主、創新藥、有色金屬等景氣度趨勢向好的方向,伴隨着外部擾動的進一步明朗,預料市場整體風險偏好仍將上移。

申萬宏源證券:牛市氛圍繼續主導市場

展望後市,短期牛市氛圍繼續主導市場。時間已經是牛市的朋友,核心是“2026年中基本面週期性改善、增量資金正循環可能啓動”的牛市條件就會具備。

看中期做短期,牛市氛圍不容易消失,9月初之前有望維持強勢,9月初之後市場休整幅度有限。維持2025年四季度好於2025年三季度,2026年會更好的判斷。

配置方面,9月初前博弈牛市同步資產,重點關注券商、保險,軍工、稀土。醫藥和海外算力等稀缺景氣資產,動量仍有望延續。基於反內卷終局選結構,中國在全球市佔率高的製造業細分領域,構建價格聯盟,向國內和海外挺價,重點是光伏、化工、部分電氣機械關鍵零部件。

華泰證券:市場趨勢偏強

上週A股放量創新高,交易型資金延續活躍,股市流動性充裕仍是行情的主要驅動。提示投資者注意三點:第一,從金融數據看,實體信貸與M1同比分化,傳統行業貝塔整體不強,存款數據體現居民資金入市跡象,如果股市能夠形成持續的賺錢效應,活期化的存款是未來的潛在增量之一。

第二,現階段的居民資金入市或以存量資金加槓桿爲主,體現爲槓桿資金活躍度持續創階段性新高的同時新增開戶數、公募新發份額、私募備案數量改善但斜率有限,ETF近1月整體淨流出且行業分化加劇。

第三,外資和險資亦是值得關注的潛在增量資金,近期活躍度均有所上升。

因此,展望後市,市場趨勢偏強, 建議保持偏高倉位。配置上,AI鏈、創新藥、軍工、大金融仍是戰略配置重點,內部適度高切低,如AI內部關注國產算力、AI應用等。

中信建投證券:中期慢牛格局或延續

展望後市,市場走勢或將延續中期慢牛格局。一方面,外部條件無顯著利空。另一方面,國內經濟數據有所改善;市場情緒方面,儘管情緒指標顯示局部過熱但尚未達到顯著全面過熱,市場仍然保持進三退二的特點。

總體來看,市場目前還達不到看空的條件,行情後續有兩個演化的可能:一是市場回調整固,放慢上漲節奏,市場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續;二是市場加速趕頂,可能因爲交易過熱或交易結構惡化出現大幅回調,導致本輪慢牛行情結束。

配置方面,紅利板塊由於高股息特點可以繼續在低利率環境作爲底倉,同時事件催化及中報業績預告預喜賦能新賽道,可以繼續擴大對新賽道的進攻。對於新賽道,如果後續市場出現交易過熱應及時兌現,如果出現交易結構惡化可調倉到紅利和其他低位賽道品種。

行業方面,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紅利、液冷服務器、AI、創新藥、人形機器人、美護、電子、非銀、有色、軍工等板塊。

興業證券:不必因短期休整改變大行情趨勢的基本判斷

上週後半周市場波動放大、指數也有所回落,引發了部分投資者做多情緒的動搖。對此,不必因爲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變對本輪大行情趨勢的基本判斷。

本輪市場的上漲並不在於宏觀經濟預期的上修,背後更重要的是政策託底下,新動能的持續顯現,帶動市場信心活化、增量資金入市不斷形成合力。市場調整更多在於連續上漲之後,市場需要一個階段性休整的窗口,近期國內外政策的落地只是提供了一個契機。

整體而言,支撐此前市場上漲的三個核心邏輯:政策底線思維、新動能亮點涌現、增量資金入市,均未出現任何變化。

浙商證券:“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

考慮到本輪牛市的性質是“系統性‘慢’牛”,“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因此“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續戰勝基準。

接下來,隨着上證指數帶量突破2024年高點3674,日線MACD頂背離有望被化解,下個目標或將指向2021年結構性牛市的高點3731。

配置方面,基於“短線強勢節奏難測,中長線行情繼續看好”的判斷,建議投資者適度忽略短線走勢,放棄對回調節奏的預測,不要試圖在當前行情中先賣後買、博取差價,以免丟失籌碼,反而應該在重要支撐(如20日、60日均線)附近分別增加短線、中線配置。

光大證券:業績向好方向有望成爲市場主線

展望後市,當前A股市場表現強勢,隨着中報逐步披露,業績向好方向有望成爲市場主線。近期,國內政策積極發力,中長期資金以及個人投資者資金積極流入權益市場,疊加海外流動性有望邊際改善,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擡升,支撐A股市場維持強勢表現。

隨着上市公司2025年中報逐步披露,市場對中報業績關注度提升,業績向好方向有望成爲市場主線。而從中報業績預告披露率相對較高的行業來看,可比口徑下,一級行業中建築材料、傳媒等行業業績增速改善明顯;二級行業中,養殖業、漁業等行業業績增速改善明顯。

短期預期差驅動下,下半年市場或衝擊新高。整體來看,去年9月以來的市場行情已從政策驅動逐步轉向基本面與流動性驅動,未來市場行情演繹的節奏或可參照 2019 年。展望下半年,市場仍存在一些預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續性、資金持續流入及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等。因此,下半年市場將開啓下一階段上漲行情,並有望突破2024 年下半年的階段性高點。

華安證券:有望續創新高

展望後市,7月經濟數據邊際走弱,內部政策託底預期升溫。疊加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進一步提升,風險偏好有望推動市場繼續創新高。

配置上,仍然建議投資者聚焦進攻性方向,包括彈性最大的成長科技和業績支撐:一是成長科技包括AI、機器人、軍工。二是景氣或業績支撐如稀土永磁、貴金屬、工程機械、摩托車、農化製品等。此外前期滯漲且政治局會議政策超預期的服務消費,以及地產政策有望寬鬆帶來估值修復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