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未被破壞,上行趨勢不變
滬指衝上3600點後大盤走出先揚後抑,進入8月交易時間,A股行情將如何演繹?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不必因爲短期行情的休整改變對本輪行情趨勢的基本判斷,行情需要降溫才能行穩致遠,支撐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依然未被破壞,未來股指還有新高。
興業證券表示,支撐此前市場上漲的三個核心邏輯:政策底線思維、新動能亮點涌現、增量資金入市,均未出現任何變化。短期休整有利於行情中長期的發展,後續依然有較多提振市場信心的潛在催化,新一輪行情隨時可能啓動。
“大盤總體無憂,‘慢’牛行情依舊可期。市場依舊在上升趨勢中,上證指數20日均線、下方缺口、上升趨勢線都是有效技術支撐;而即便趨勢線被擊破,上證60日均線依舊是有效的中線支撐。”浙商證券指出。
招商證券進一步指出,半年報有望確認上市公司整體自由現金流改善的邏輯,強化重估A股的邏輯。同時,市場目前站上扭虧阻力位,盈利效應積累後,場外增量資金在持續流入。A股在8月走出先抑後揚,創下新高的可能性比較大。
配置方面,銀河證券建議,8月份在政策空窗期和中報集中披露期,資金可能嘗試把握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機會。但另一方面,業績預期處於空窗期,且業績鏈在預告階段已完成部分博弈,所以8月市場或爲局部熱點輪動行情,大概率還會發酵一些邊緣概念,對追高操作要適當謹慎。
“建議投資者堅持當前中線倉位,若滿足兩個條件(指數在調整期內守住上升趨勢線+美元對人民幣離岸匯率掉頭向下),則可以增加短線倉位。”浙商證券表示。
中信證券:降溫才能行穩致遠
整體來看,行情的定位決定了主導資金的行爲,資金的行爲決定了上漲的行業結構及模式。歷史上增量流動性驅動的行情中,領漲行業大都是持續集中,而不是高切低輪動;背後的本質是資金對效率的追逐,更傾向於高共識品種,而非在低位品種裡“蹲變化”。
7月的行情演繹也驗證了這一點,行業逐步向趨勢性品種聚焦,而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近期增量流動性邊際上有所放緩,行情需要降溫才能行穩致遠。
行業方面,目前重點關注的依然聚焦在AI、創新藥、資源、恆科以及科創板。
國泰海通證券:歇腳調整期提高中國倉位
展望後市,股指還有新高,歇腳調整期提高中國倉位。4月7日至今,上證指數漲近600點。儘管如此,市場分歧依舊很大。客觀上過去多年,經濟轉型陣痛與無風險收益偏高,影響股市表現與入市意願。
但形勢壓力如今已然是共識,股票價格反映的是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也應看到中國轉型步伐加快,創新持續涌現;長期利率破2後,無風險收益系統性下沉;圍繞提高投資者回報,資本市場改革縱深提速,“轉型牛”得以確立。展望後市股指還有新高。
中國股市“轉型牛”的關鍵動力有三:一是經濟轉型和新興業態初露崢嶸;二是無風險利率的系統性下沉;三是提高投資者回報的制度改革。
配置方面,新興科技是主線,週期金融是黑馬。股市的理論和實際相統一,貼現率下降,講得出長期邏輯的公司有機會,講不出長期邏輯的公司機會並不顯性。
銀河證券:穩步上行趨勢不變
上週指數衝上3600點後,出現4月7日以來首次日跌幅超過1%的情況,很多投資者產生了一些擔憂情緒。海內外多個重要事件相繼落地,疊加市場此前已經歷一段時間上漲,短期市場波動或加大。
不過從市場活躍度來看,整體仍處於較高水平,這爲市場提供了強有力保障。成交量若能逐漸收縮,且指數企穩,則短期不用過度擔憂。中期,市場穩步上行的趨勢不變。
操作層面,8月份在政策空窗期和中報集中披露期,資金可能嘗試把握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機會。但另一方面,業績預期處於空窗期,且業績鏈在預告階段已完成部分博弈,所以8月市場或爲局部熱點輪動行情,大概率還會發酵一些邊緣概念,對追高操作要適當謹慎。
中期,對邏輯成立的方向,比如政策持續聚焦的反內卷方向、政策刺激與產業鏈景氣度提升的醫藥方向、AI技術革命與新興產業趨勢催化下的科技方向依然值得關注。如果短期持續回調,則機會或大於風險,可適當低吸。
申萬宏源證券:9月前可能還有上漲波段
市場短期調整的背景,是輪漲補漲行情充分演繹,市場穩定性略有下降。帶領市場進一步突破的主線結構尚未確立,市場調整迴歸震盪市。在調整波段中,市場將會消化2025下半年經濟增速預期回落、政策重點仍偏向調結構的預期。
8月市場迴歸震盪市,9月前可能還有上漲波段。中期觀點不變,時間是牛市的朋友,核心是時間是基本面改善和增量資金流入A股的朋友。維持四季度好於三季度、2026年會更好的判斷。
配置方面,9月前可關注自主可控和國防軍工的脈衝機會,啞鈴型策略(高股息、微盤股)可能迎來反彈。反內卷是後續上行催化的主要來源,中游製造反內卷長期改善盈利能力,但短期推動有阻力。繼續提示潛在牛市最終大概率是科技牛。
華泰證券:短期波動率放大
上週後半周在美元指數、政策預期的擾動下,市場縮量調整,但考慮到目前賺錢效應已回調至7月中旬位置、市場拋壓相對可控,短期A股或進入波動率放大的平臺期,局部熱點活躍或爲基準情形。
接下來,結合題材容量、補漲空間、業績持續性等分析,目前具備補漲邏輯且景氣改善持續性的板塊主要集中於AI、產能出清等方向。
配置上,建議投資者把握賠率思維,關注白色家電等跌出股息率性價比的穩健及潛力高股息品種及二季度業績回升且具備補漲邏輯的方向,如存儲芯片、光纖光纜、氯鹼、航空裝備、智能駕駛、機器人等。戰略上超配大金融、創新藥、軍工。
興業證券: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未被破壞
展望後市,不必因爲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變對本輪大行情趨勢的基本判斷。近期市場調整更多在於連續上漲之後,市場需要一個階段性休整的窗口,近期國內外政策的落地只是提供了一個契機。
而本輪市場的上漲並不在於宏觀經濟預期的上修,背後更重要的是政策託底下,新動能的持續顯現,帶動市場信心活化、增量資金入市不斷形成合力。因此,支撐此前市場上漲的三個核心邏輯:政策底線思維、新動能亮點涌現、增量資金入市,均未出現任何變化。
支撐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依然未被破壞,短期擾動帶來的震盪、休整的意義在於,消化此前的漲幅、讓市場的情緒得以平復的同時,更加是一個讓市場理順思路、讓中長期主線在震盪中逐漸浮現的過程,有利於行情中長期的發展。並且,後續依然有較多提振市場信心的潛在催化,新一輪行情隨時可能啓動。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短期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佈局低位成長主線,同時擇機把握“反內卷”政策導向下的長期機會,並隨時做好新一輪向上行情的準備。
招商證券:8月中下旬重回上行趨勢
展望8月,市場可能會呈現指數在8月中上旬呈現震盪的格局,在8月中下旬重新迴歸此前的上行趨勢,並可能繼續創新高。
具體而言,8月中上旬,在前期市場明顯上漲後,進入業績披露月,整體來看,上市公司業績喜憂參半,部分漲幅比較大的偏主題概念類股票面臨業績披露前的調整壓力。而8月下旬業績披露靴子落地後,重新進入業績真空期狀態。
從中期的角度來看,半年報有望確認上市公司整體自由現金流改善的邏輯,強化重估A股的邏輯;同時,市場目前站上的扭虧阻力位,盈利效應積累後,場外增量資金在持續流入,最終,A股在8月走出先抑後揚,創下新高的可能性比較大。
浙商證券:大盤總體無憂
展望後市,大盤總體無憂,“慢”牛行情依舊可期。市場依舊在上升趨勢中,上證指數20日均線、下方缺口、上升趨勢線都是有效技術支撐;而即便趨勢線被擊破,上證60日均線依舊是有效的中線支撐。
配置方面,基於“短線調整中線無礙,開倉需要兩個條件”的判斷,建議堅持當前中線倉位,若滿足兩個條件(指數在調整期內守住上升趨勢線+美元對人民幣離岸匯率掉頭向下),則可以增加短線倉位。
光大證券:8月市場風格偏順週期
展望後市,市場仍存在一些預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續性、資金持續流入及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等。因此,下半年市場將開啓下一階段上漲行情,並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階段性高點。預計8月市場風格偏順週期,五維行業比較框架視角下,關注家電、非銀、電力設備等行業。
經濟基本面的韌性、增量資金流入的持續性以及市場風險偏好等方面,或許存在超預期的空間。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短期內出口或仍將保持韌性,內需有望持續改善,疊加物價在政策支持下溫和回升,預計基本面將持續回暖。
與此同時,受前期市場“賺錢效應”的帶動,兩融資金以及中長期資金有望持續流入。此外,在政策發力的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
配置方面,短期可關注前期滯漲方向:當前來看,本輪行情或許會以“輪動補漲”特徵爲主,補漲的機會更值得關注,申萬一級行業中,重點關注機械設備、電力設備,二級行業中,重點關注工程機械、化學纖維、自動化設備、商用車。
長期方面,可關注消費、科技自立以及紅利方向:消費主線關注政策補貼、服務與新消費方向;科技主線關注AI、機器人、半導體、軍工等方向;紅利主線關注部分高質量的紅利個股。
華安證券:中期向好趨勢不改
展望後市,短期擾動不改市場中期向好趨勢,後續可關注中報業績兌現情況以及政策落地方向節奏。
中央政治局會議總基調整體符合市場預期,宏觀政策依然以延續、落實爲主,未來將根據內外部形勢變化確定是否加碼,即會議提出的政策“靈活性預見性”要求。具體推測將表現在服務類消費、房地產、外貿、反內卷具體行業等領域,後續可繼續關注政策落地情況。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成長科技強者恆強,包括AI、機器人、軍工。二是景氣支撐或業績超預期領域,如稀土永磁、貴金屬、工程機械、摩托車、農化製品等。三是政治局會議結構性政策超預期的服務消費,以及地產政策寬鬆帶來估值修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