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短期“籌碼底”已現,戰略保持樂觀

A股在呵護中開啓反彈走勢後,接下來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決策層支持資本市場的決心明朗,在中央匯金等主體穩定市場的堅定決心下,A股短期的“籌碼底”已經見到。接下來,戰略上一定要樂觀,低位區域要敢於投資定價長期符合邏輯的優質資產。

中信證券表示,預計4月國內的政策應對以預防和試點爲主,而年中將迎來政策規模的擴容,在中央匯金等主體穩定市場的堅定決心下,提振了市場信心、緩解了流動性風險、消化了大量受迫性賣盤,A股短期的“籌碼底”已經見到。

“在市場企穩反彈後,建議繼續保持對中國股市的多頭思維。一方面,後續海外擾動不確定性預計將邊際收斂,市場對相關風險的計價已較爲充分。另一方面,決策層對於扭轉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的決心明朗,股指下行有底。”國泰海通證券指出。

申萬宏源證券進一步指出,接下來,政策對衝勢在必行。隨着長期資金承接悲觀籌碼,加速出清悲觀預期,A股資金負循環問題已基本排除,後續磨底進程向下有底。戰略上一定要樂觀,低位區域要敢於定價長期積極因素,中國政策和微觀主體騰挪空間已打開。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提醒投資者戰術上關注市場磨底需求。

銀河證券便指出,戰術上,在市場缺乏明確主線前提下,資金依然有較強的博弈屬性,行業輪動很快,短期以超跌反彈看待,後續或還有磨底需求。

“接下來,政策對衝勢在必行,而能夠凝聚市場共識的主線仍需等待,市場轉向進攻時機未到。短期超跌反彈,後續還需磨底。”申萬宏源證券稱。

中信證券:短期“籌碼底”已經見到

展望後市,預計4月國內的政策應對以預防和試點爲主,而年中將迎來政策規模的擴容,在中央匯金等主體穩定市場的堅定決心下,A股短期的“籌碼底”已經見到,4月至5月可能以科技主題型行情的交易型機會爲主,而基本面預期或在三季度穩定下來,屆時消費、先進製造和週期當中的核心資產將明顯佔優,出現2021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風格切換。

相較過往,中國此輪應對政策將更聚焦提振信心、社會保障和促進內需,這些政策可能會包括降息降準、激發資本市場活力、擴大“兩新”政策範圍、加大生育補貼、提高社會保障標準、擴大收儲和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規模、把出口轉內銷納入以舊換新補貼等。

這些政策在設計和執行上的複雜性遠超過往,簡單的以擴大投資爲導向的政策,思路的轉向也需要時間。因此,4月我國今年第一輪政策可能具有一定的預防性和試驗性特徵,如果年中美國和全球經濟的“硬數據”確實開始走弱,第二輪政策的規模會明顯放大。

中央匯金等機構堅定的增持提振了市場信心、緩解了流動性風險、消化了大量受迫性賣盤,A股至少已經看到了“籌碼底”。旅遊、半導體、國防軍工、房地產、建材等ETF在4月7日出現了巨大的向下跳空缺口,情緒充分宣泄,截至上週五收盤已補上了該缺口,上述行業大概率已經率先完成了籌碼出清的過程。

從行業配置角度看,短期建議投資者關注四條線索:一是具有定價能力、不懼地緣擾動的自主可控公司;二是迎來創新週期和國內政策催化的創新藥板塊;三是軍工板塊;四是內需屬性明確、基本面改善的部分必選消費品種。

國泰海通證券:繼續保持多頭思維

在市場企穩反彈後,建議繼續保持對中國股市的多頭思維。首先,美國經濟衰退擔憂、美元信用下滑仍是美國政策執行的硬性約束,後續海外擾動不確定性預計將邊際收斂,市場對相關風險的計價已較爲充分。

其次,決策層對於扭轉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的決心明朗,中央匯金明確資本市場“國家隊”、“平準基金”的定位,股指下行有底。

再次,不確定性衝擊後,要看到中國市場更多的確定性。負面預期和交易結構同步出清、決策層態度的積極變化、無風險利率下降帶來增量資金入市,均構成了2025年中國股市轉型牛和逆向投資的基礎。

配置方面,經歷三年的出清調整,投資者預期變動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經濟週期的波動轉變爲貼現率的變動,貼現率中無風險利率的降低,帶動增量資金入市是2025年中國股市估值上修的關鍵動力之一。

行業方面,一是金融股估值有望迎來改善,推薦券商/保險/銀行,以及以高分紅爲代表的低風險特徵資產,如電力/運營商/高速公路;二是內需政策對衝積極,國內部分週期品供需平衡的狀態有望打破,並帶來價格修復,推薦有色/地產/建材/鋼鐵/化工;三是經濟結構向科技創新轉型,推薦短期業績下行風險不大,遠期成長空間可觀的科技,如港股互聯網/遊戲/半導體/軍工/AI算力等。

銀河證券:短期以超跌反彈看待

展望後市,後續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是核心,政策指引與微觀產業變化值得關注。

這種背景下,我國中期戰略機遇大概率逐漸浮現,因此在戰略上一定要樂觀,低位區域要敢於投資定價長期符合邏輯的優質資產。在戰術上,市場缺乏明確主線前提下,資金依然有較強的博弈屬性,行業輪動很快,短期以超跌反彈看待,後續或還有磨底需求。

操作層面,後續資金大概率圍繞以下四個邏輯尋找機會:一是全球資本會進一步關注中國資產。二是非美出口的持續演繹,“一帶一路”國家的需求值得關注。三是國內政策發力和經濟轉型,消費對內需的支持增強。最後,是科技的再度突破。

基於上述判斷,在磨底階段可關注並中期佈局上述方向,建議投資者關注大消費與民生保障等相關方向,同時關注國內科技趨勢、國產算力和應用等方向也有關注的價值。

申萬宏源證券:戰術磨底,戰略樂觀

展望後市,短期超跌反彈,後續還需磨底。接下來,政策對衝勢在必行,而能夠凝聚市場共識的主線仍需等待,市場轉向進攻時機未到。隨着長期資金承接悲觀籌碼,加速出清悲觀預期,A股資金負循環問題已基本排除,後續磨底進程同樣向下有底。

同時,戰略上一定要樂觀,低位區域要敢於定價長期積極因素。中國政策和微觀主體騰挪空間已打開。驚濤駭浪下,中國戰略機遇期徐徐展開,這是更樂觀的中長期展望。

繼續提示A股重拾強勢的三個觸發因素:一是外資可能繼續流入A股定價中國資產重估。二是“一帶一路”國家的城鎮化支持外需,國內政策發力和經濟轉型,消費對內需的支持增強,並落實到中微觀數據改善上。三是科技產業趨勢的進一步突破。

配置方面,磨底階段,反擊資產、對衝資產、防禦資產仍佔優。中期A股重拾上行趨勢,大概率要以科技產業趨勢重新凝聚共識爲條件,中期繼續推薦國內AI算力和應用、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

招商證券: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提升

展望後市,亟需擴內需政策發力,四月下旬的政治局會議中在消費、地產和民生方面或有更多的增量政策出臺。美元資產信用削弱,美元指數短暫回升後加速回落,美債收益率快速飆升,間接緩解人民幣匯率壓力,提升人民幣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而外部衝擊下市場大幅波動,國內相關部門迅速從三個維度呵護市場。

短期來看,受衝擊最大的出口鏈有望迎來階段性估值修復,中期來看,圍繞內需政策發力和AI應用落地是今年主要方向。後續關注景氣度改善或較高的電子、工程機械、乘用車、小金屬、食品飲料、航空裝備等。

廣發證券:市場進入震盪區間

展望後市,預計本輪短期risk-off(注:避險情緒)的空間已經到位,接下來市場進入震盪區間,指數波動率收窄。

短期全球risk off之後,A股可能逐步開始交易國內增加逆週期調節力度、科技立國自主可控等預期。結構上,可以圍繞對衝手段出發,梳理投資機會(財政對衝、科技興國、外需突圍)。

配置方面,建議關注三條線索:一是內需財政對衝:服務消費、生育養老、性價比消費。二是科技興國:國內雲大廠產業鏈、端側產業鏈、軍工電子、半導體等細分領域。三是外需突圍(“一帶一路”、歐洲),摩托車、逆變器、客車、風電等。

光大證券:有望逐步擺脫短期擾動

向後看,A股市場有望逐步擺脫短期擾動,受益於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行業值得關注,包括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社會服務、商貿零售等行業。此外,積極回購增持的上市公司或值得關注,從行業分佈來看,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分佈在電子、汽車、機械設備等行業。

具體來看,一方面,前期市場已逐步消化海外擾動加劇的悲觀預期,因此,其對市場的影響或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國內擴大內需與促進消費的政策力度或將進一步加大,以緩解負面衝擊,市場對國內經濟基本面的擔憂有望逐步緩解。此外,當前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A股,疊加近期A股掀起“增持回購潮”,市場情緒顯著回升,或將對A股市場形成重要支撐。

配置方向上,受益於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行業值得關注,包括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社會服務、商貿零售等行業。此外,積極回購增持的上市公司或值得關注,從行業分佈來看,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分佈在電子、汽車、機械設備等行業。

中銀證券:相對優勢展現

對於A股,當前國內需求復甦仍有待增強,3月通脹數據顯示雖然“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核心商品價格環比有所上行,但國際油價下行使得3月國內PPI同比並未延續改善趨勢。一季度經濟數據即將披露,4月政治局會議也即將召開,市場對於穩增長政策發力的預期再度升溫。

海外擾動下,A股短期有望走出獨立行情:一方面,中美經濟週期定位差異下,本輪美國滯脹大於衰退風險增加,而國內政策空間更足,給予基本面的支撐更強;另一方面,當前中國資產本身具備估值優勢,弱美元有利於中國資產的估值重塑過程。

中泰證券:維持“高低切換”思路

近期中央匯金等國有機構以及各大央國企密集宣佈增持,短期已對A股形成明顯“託底”作用。預計未來若風險超預期落地,則政策將首先擇機降息降準的貨幣政策,總量流動性由偏緊轉入寬鬆。若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則新一輪以借貸便利爲代表的資本市場政策或適時推出。之後,若經濟需求側超預期下行,則財政政策等需求側刺激力度或上升。

投資方面,當前仍然建議維持“高低切換”的思路,尤其注意高估值、高槓杆、業績承壓的中小市值風險,重視防禦類與安全類主線:一是處於產業鏈核心、具備成本控制與議價能力的央國企龍頭。此類央國企龍頭的運營更加穩健,受外部衝擊影響更小。

二是具備穩定現金流、受益於政策支持的高分紅資產類別。在外部擾動頻發、估值切換階段拉鋸的背景下,具備政策護航與基本面支撐的資產將更可能獲得資金青睞。

華安證券:震盪上漲

展望後市,國內宏觀政策對衝預期升溫,疊加穩市信號明確,流動性呵護和風險偏好提振下,市場有望繼續震盪緩慢上漲。

當前市場上漲的主要動能在於關稅風險利空消化後對宏觀政策的期待提升,因此4月底前後的重要會議定調和政策安排將是觀察市場變化的重要時間窗口,在此之前預計市場將延續震盪緩慢上行的態勢。

配置方面,雖然後續市場有望延續震盪緩慢上漲,但行業主線仍不明瞭,整體機會上仍然體現在消費品行業頻繁輪動和有催化事件的其他行業上,成長科技儘管近期上漲但主要是基於市場貝塔,在市場缺乏持續性大級別β和行業重磅事件催化的前提下,仍難成爲主線所在。

總的來說,建議投資者關注三條線索:一是政策支持和事件催化的部分消費品,重點關注汽車、家電、出行鏈條、醫藥。二是震盪市中具備穩定性價比及中長期有戰略性配置價值的銀行、保險。三是繼續看好中長期貴金屬價格和股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