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短期或繼續震盪整固,科技成長有望在波動後上行

調整過後,進入3月交易時間,A股市場行情將如何繼續演繹呢?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隨着兩會對各項經濟數據的目標確定,後續各項政策有望進入到加速落地的階段。接下來,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賺錢效應帶來的資金流入,將進一步提升市場估值。

招商證券表示,3月市場可能經歷典型的攻守轉折局面。其中,3月上中旬經典的春季攻勢有望持續,隨着各項政策進入到加速落地的階段,經濟有望保持穩定或弱復甦的態勢。

“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處於2010年以來的均值附近,而隨着政策的積極發力,中長期資金以及前期賺錢效應帶來的增量資金或將加速流入市場,有望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光大證券稱。

配置方面,多家機構均指出,雖然科技股的調整不會那麼快結束,但科技成長板塊仍爲市場主線。

中信建投證券便指出,雖然當前科技板塊市場過度集中,資金高度涌入與DeepSeek、人形機器人等相關主線板塊。但產業趨勢共識下,科技成長板塊仍爲主線,震盪整固回穩之後,能驗證真實產業景氣進展的方向依然值得關注。

中泰證券也認爲,兩會前市場風險偏好驅動下,科技股不排除繼續強勢。不過,當前高位科創板和中小市值則需注意一定的估值過高的風險。

“科技方向目前估值還算合理的方向已然不多,但科技股調整不會那麼快結束,像消費電子、智能駕駛等方向或還有挖掘的機會。不過,資金如果選擇繼續從科技切換到順週期領域,短期建議投資者還需順勢而爲。”銀河證券稱。

中信證券:核心資產有望迎來春天

展望後市,隨着政策在科技、供給側和促消費三大領域的推進和發力,信心修復將從科技領域逐步擴散到經濟領域。海外擾動雖然是市場在春季的最大一次挑戰,但也是信心全面修復的試金石。

一方面,中國的新賽道在萌芽,具備千億美元市值潛力的新核心資產在擴容,同時傳統賽道龍頭當中約有30%的公司陸續出現經營拐點。另一方面,港股的行情還在早期,而前期相對滯漲的A股核心資產正加速出清,未來GARP策略或接力極致彈性策略,中國的核心資產有望迎來春天。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沿着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價值重構、供給側改革引導行業供需出清以及制度優化釋放消費潛能三個視角,從科技、工業和消費板塊中甄選出“新核心資產30”組合,作爲春季的配置重心。在信心全面修復後,“好公司”與“普通公司”之間的分化將遠遠超過“好行業”與“普通行業”之間的分化。

中信建投證券:震盪整固

整體來看,近期市場調整是內外因素共同導致的,既有外部的衝擊,導致避險情緒蔓延,也有市場內部交易結構過熱的影響。內部因素上,市場過度集中於科技板塊,資金高度涌入與DeepSeek、人形機器人等相關主線板塊。

展望後市,短期內市場將保持震盪整固。隨着兩會召開以及三月末業績披露期的到來,對政策和企業財報的關注將上升。

中期來看,需求回穩與供給收縮帶來的盈利改善與資金流入等中期環境更沒有改變,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也仍將持續,產業趨勢共識下,科技成長板塊仍爲主線,從全球比較與選擇的角度來看,中國資產信心重估的中期趨勢預計也將延續。

配置方面,除了科技之外,信貸、鋼鐵板塊、房產市場和消費領域等邊際數據呈現改善的信號,部分相關領域方向值得關注。中期“AI+”仍是主線,當前“人工智能+”已經轉入景氣驗證階段,並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和投資價值,震盪整固回穩之後,能驗證真實產業景氣進展的方向依然值得關注。

銀河證券:順勢而爲

隨着海內外的擾動升溫,全球資本避險需求升溫明顯,A股相較海外指數已經算比較“以我爲主”了,而這一切源於國內的重要會議來臨,會議大概率會給出更明確的方向。

展望後市,雖然有關於科技重組相關政策的熱議,但科技股調整不會那麼快結束,資金如果選擇繼續從科技切換到順週期領域,短期還需順勢而爲。關於會議,建議投資者關注結構性增量的機會,比如有關地產收儲、保障房、銀行資本金補足以及可能出現的“新工具”的表述。

操作層面,目前對政策具體工具的能見度不高,這也是建議投資者留後手(資金)的重要原因。具體方向選擇上,科技方向目前估值還算合理的方向已然不多,像消費電子、智能駕駛等方向或還有挖掘的機會。

順週期方向,要看政策最終定調如何,目前關注航空、地產、新零售等細分領域。這一次會議窗口期的倉位調整更多是關於持倉結構的調整,而總倉位的提高要等待海外擾動更清晰以後再考慮,總倉位建議維持中高水平,主因是3月市場擾動的能見度較低。

國泰君安證券:震盪延續

展望後市,隨着不確定因素增多,股市震盪已經開始。首先,由於已看到決策層扭轉經濟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的決心,因此2025年股市不再是熊市,進入結構性牛市,調倉不空倉。

其次,2025年股市最大的動力來自無風險利率下降後,增量資金入市。長期債券利率“破2”後,可以看到居民對固定收益的興趣在下降,而對股票與權益的興趣在改觀,這是過去三年所沒有的重要變化。

再次,就當前國際形勢與經濟形勢而言,投資者仍有疑慮,預期的建立與改觀尚需時日,因此股指運行會有N型節奏而不是沒有回調的“瘋牛”。

整體來看,就當前市場而言,不能把近期股市震盪簡單理解爲“性價比”降低,難以忽視市場在此前上漲計入較多樂觀預期與交易過熱後,下一階段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政策短期暫難快速調整,投資者風險承擔意願會下降。因此,判斷股指震盪仍會延續。

配置方面,預計科技指數調整不出新低,全年看新高。不過,雖然全年主戰場在科技成長,但短期震盪建議“高切低”。

申萬宏源證券:短期順勢調整

展望後市,短期順勢調整。市場主要矛盾暫時切換回海外擾動,3月初和4月初是驗證窗口。國內重要會議在即,會後是政策執行和效果觀察期。整體而言,科技產業趨勢短期低性價比問題被廣泛討論,順勢調整是健康的,等待產業催化再出發。

接下來,上半年科技產業趨勢佔優的判斷不變。首先,AI硬件和應用都有產業縱深,A股“含AI量”中長期還有明確提升空間。

其次,產業趨勢行情中期高點,大概率會出現在中期低性價比的位置,短期低性價比觸發的調整,往往不是大級別調整,而是領漲細分方向切換的信號。

再次,上半年小盤成長風格佔優的環境未變,經濟持續改善的預期仍難形成,交易性資金仍是邊際定價資金。

配置方面,調整窗口更看好有短期催化的價值板塊,如國際工程承包、房地產、券商,預期兩會刺激內需,關注一季報窗口長期破淨公司市值管理的投資機會。中期則繼續看好科技產業趨勢是結構性主線,重點關注國內AI算力和應用、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

招商證券:春季攻勢有望持續

展望3月,市場可能經歷典型的攻守轉折局面。三月上中旬經典的春季攻勢有望持續,3月的兩會政策對各項經濟數據的目標確定,後續各項政策有望進入到加速落地的階段,經濟有望仍保持穩定或弱復甦的態勢。

今年1-2月政府融資增速仍保持高位,預示後續財政開支將會進一步發力,總需求有望保持穩定。從1-2月工業用地和企業中長期社融的情況來看,企業資本開支整體仍保持弱勢,預示供求關係仍在持續改善,企業自由現金流將會持續改善。

AI+突破關鍵滲透率後,隨着大廠資本開支的增加,AI+整體從主題概念的階段進入產業趨勢加速階段,並逐漸開始產生收入和利潤。3月圍繞AI+消費電子,新品有望持續推出,市場活躍度有望持續提升。

不過在臨近3月中下旬時,需要關注業績披露期效應再度發揮作用所帶來的AI+裡面缺少業績支撐標的的調整。當前,個人投資者活躍,融資餘額持續攀升,成爲當前市場主力增量資金,3月中下旬之後,也需要注意調整時,融資餘額階段性下滑造成的調整。

因此,3月呈現攻守轉折的局面,中上旬偏主題類方向尤其是AI應用將會延續一段時間。3月中下旬之後,要更加聚焦業績穩定或邊際改善、自由現金流持續改善的板塊和標的。尤其需要關注消費政策是否會超預期,以及消費板塊的自由現金流改善的趨勢。3月中下旬至4月業績披露期,消費可能是這個階段相對較好的選擇。

中銀證券:科技成長有望在波動後上行

進入3月,市場即將正式進入兩會窗口期。當前市場基本面預期平穩偏積極,兩會期間宏觀政策的落地情況將成爲未來一段時間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影響因素。

短期政策預期的兌現以及海外風險因素疊加,短期市場波動或有所增加,但月內視角下,科技成長有望在波動後上行。

光大證券:積極把握春季行情

2025年A股“春季躁動”行情已經開啓。A股市場幾乎每年都存在“春季躁動”行情,且央行貨幣政策調整、重要經濟數據公佈、重要會議召開均可催化春季行情。受DeepSeek爆火、節後日歷效應等因素影響,2025年A股“春季躁動”行情已經開啓。

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賺錢效應帶來的資金流入將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估值。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處於2010年以來的均值附近,而隨着政策的積極發力,中長期資金以及前期賺錢效應帶來的增量資金或將加速流入市場,有望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

配置方向上,建議關注科技成長及消費兩條主線。科技成長板塊關注政策在資本市場具有映射的TMT、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等行業;消費板塊重點關注以舊換新及服務消費,如家電、消費電子、社會服務、商貿零售等。

中泰證券:科技股不排除繼續強勢

就指數角度而言,今年市場波動幅度或將顯著強於市場預期。短期來看,春節後市場上漲主要由科技突破帶來的估值提升帶動。但是,兩會之後今年的政策基調落地,以及四月財報與各項經濟數據出爐,市場或進入“現實與兌現期”。若總量政策不及預期,以及企業盈利尚未好轉,則指數調整的壓力或比市場預期的更大。

因此,對於當前持有防禦類資產(紅利、債券)和安全類資產(黃金、有色、電力設備、軍工、核電等)投資者,無需被“逼空式”追高科技股,特別是轉向A股中估值過高的中小市值、科創。

短期來看,兩會前市場風險偏好驅動下,科技股不排除繼續強勢。但當前時間點,堅定看好防禦類資產(紅利、債市)與安全類資產(黃金、有色、電力設備)。不過,當前高位科創板和中小市值則需注意一定的估值過高的風險。

東吳證券:科技成長仍是市場交易主線

雖然上週後半段科技板塊迎來回調,但中長期仍是市場的交易主線。由於當前部分核心分支已經被給予了較高的估值,科技成長板塊內部的輪動節奏將是後續行情的關鍵。

在盈利空間尚未打開的情況下,市場轉向基本面交易的條件尚未成熟。即便重要會議臨近,但市場對於政策的預期已經迴歸理性,基於政策的博弈難以獲得明顯的超額收益。因此風格切換髮生的概率仍較低,順週期/紅利風格在短期可能會有補漲的機會,但更多是市場資金再平衡的結果。

展望後市,綜合本輪行情漲幅、成交擁擠度以及板塊估值分位數,目前雲計算、DeepSeek、影視院線已同時出現短期資金面超買,建議關注泛科技板塊中的固態電池、低空經濟、創新藥、存儲、消費電子、智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