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中樞有望逐步震盪擡升,把握結構性行情
五一假期後首周,A股再度回暖,接下來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隨着近期“一行一局一會”再出政策組合拳,疊加中國在製造業全產業鏈的優勢,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將成爲增量入市的關鍵力量,中國股市有望進一步走高,把握做多窗口期。
國泰海通證券表示,下一階段維持對A股的樂觀看法,中國股市風險溢價有望系統性下移,而無風險利率下降與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將成爲增量入市的關鍵力量,把握做多窗口期。
“歷史經驗顯示出口回落階段A股也能走出行情,核心在於國內對衝性逆週期政策力度和科技產業趨勢的全球競爭力。中國已體現製造業全產業鏈的優勢,中國資產重估正當時,在此背景下A股有望在震盪中實現中樞的逐步擡升。”華西證券稱。
配置層面,多家券商提醒投資者關注科技板塊機會。興業證券便指出,業績披露疊加海外擾動下,科技風格前期已調整至低位。進入5-6月,隨着市場迴歸預期審美模式、疊加新一輪產業事件密集催化,科技板塊作爲兼具景氣優勢和產業趨勢催化的中長期邏輯有望再度佔據上風,並逐步成爲資金聚焦的主要方向。
而在操作上,銀河證券提醒投資者,雖然五一假期後交易量開始回升,但市場輪動快的特點依然存在,短線交易難度大,在成交量未回到1.5萬億元以上的情況下,短線交易勿“戀戰”。
中信證券:主動型公募將更加聚焦核心資產定價
2025年5月7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在基金運營模式、基金考覈模式、基金功能發揮和投資機構建設四個方面做出部署,以增強投資者獲得感爲核心。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方案在落地執行層面進行了多項優化調整,整體呈現出更強的務實性與靈活性。
其中,基準偏離和盈利客戶比率可能是公募考覈新規影響最大的兩個規則。從過往主動型基金業績基準分佈來看,採用滬深300和中證800的基金僅佔總規模的62%,超過18%的產品是賽道型產品。
2007年至今,2012年至2014年和2022年至2024年出現過三年維度主動型公募大面積跑輸滬深300指數10個百分點的情況。過去3年公募普遍跑輸基準,低配銀行是部分原因,頻繁交易和板塊輪動也產生負向貢獻。
展望後市,向基準靠攏和保守化配置是大勢所趨,但過程是動態的,絕非簡單做多低配行業。未來主動型公募會更加聚焦核心資產定價而不是邊際信息流定價,策略範式可能出現整體性調整。未來資管行業當中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產品的策略、選股範圍和定價模式會呈現明顯分化。
國泰海通證券:把握做多窗口期
展望後市,中國股市有望進一步走高。3-4月股市的調整與有力的修復,是繼924後再一次的重要轉折。其表明投資者對決策層扭轉形勢決心的疑慮已消減,既是風險釋放也是試金石。
展望下一階段,維持對中國股市的樂觀看法,中國股市風險溢價有望系統性下移,而無風險利率下降與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將成爲增量入市的關鍵力量,把握做多窗口期。
首先,經歷衝擊後,投資人對經濟形勢的認識已然充分,包括交易結構的出清,是股市好轉的重要前提。
其次,儘管仍有不確定性,但海外擾動第一階段的激烈摩擦已告一段落,形成有利的做多窗口。
再次,股市預期的關鍵“在內不在外”。政治局會議與國常會均釋放了以內部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積極信號,存量政策加快部署,增量政策箭在弦上。相較於過去,政策的預期和展望更爲連續和穩定。
配置方面,新興科技是主線,金融週期是黑馬,建議投資者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金融與高分紅的券商/保險/銀行,以及具備股息與穩健經營優勢的央企高分紅股,如運營商/高速公路/公共事業。二是新興科技成長的港股互聯網/傳媒遊戲/信創/半導體/算力/醫藥;三是順週期迴歸的地產/有色/化工/建材/零食/化妝品。
銀河證券:短線交易勿“戀戰”
展望後市,雖然節後交易量開始回升,但市場輪動快、持續性差的特點依然存在,短線交易難度大,在成交量未回到1.5萬億元以上的情況下,短線交易勿“戀戰”。
宏觀上看,目前市場轉向關注實際增長和行業影響。國內方面,存量政策落地節奏很快,體現出管理層對內需刺激的關注度顯著提高,但不是所有出口方向都不行,也不是所有內需方向都可以,中期的趨勢或許沒有改變,但短期匹配估值與業績預期的難度較大,這種混亂的局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操作層面,中期方向沒有變化,只是要靜待相關事件和國內刺激更明確,而短線交易建議以紅利和科技成長爲主,同時要密切關注成交量情況,成交量不能維持較高的水平,盤面大概率以輪動爲主,投資者根據個人交易能力量力而行。
具體來看,軍工與科技依然是短線關注的重要方向,近期的海外地緣衝突與國產操作系統以及後續可能出現的機器人格鬥大賽都是催化科技成長方向走強的邏輯,但成交量不足以支撐多個方向持續走強,所以大多以事件驅動的脈衝行情,追高的體感並不友好。此外,盤面上可以看到有持續的權重股和北向偏好方向的買盤出現,持續性雖有待觀察,但紅利股可能依然是值得關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申萬宏源證券:中樞偏高的震盪市
展望後市,二季度或是中樞偏高的震盪市。一方面,外需回落壓力尚未顯現,但後續仍有擔憂。市場消化基本面預期“時間不足”,短期市場難以全面突破。另一方面,金融政策寬鬆直接與穩定基本市場預期關聯,在A股關鍵節點,維持市場活躍度。政策及時寬鬆、平準基金引導預期,支撐市場下限和擡高震盪中樞。
當前階段,金融寬鬆集中落地且與穩定資本市場強關聯。這有利於維持短期風險偏好,有助於在關鍵窗口維持A股市場總體活躍。雖然這可能不足以實現中期基本面的全面改善和A股向上突破,但穩定並擡升震盪區間的效果還是不容忽視的。
配置方面,結構上,短期和長期,結構方向都是科技。一季報顯示,景氣方向集中在消費、醫藥和科技,短期科技相對性價比佔優。長期方面,A股重啓結構牛,需要科技重磅產業催化,強化市場共識,短期機器人微觀結構佔優,主題彈性好於國內AI,繼續看好港股好於A股。“補齊低配方向”只是短期主題性機會。
同時,證監會《推動公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下,公募產品結構調整有三個長期趨勢:被動化趨勢進一步強化,逆勢實現規模擴張需要戰略投入“低波動型產品和資產配置型產品”,中期配置類機會在公募投研中的權重提升。公募基金“補齊低配方向”成爲了短期的主題方向。
華泰證券:結構性行情爲主
節後A股延續上漲,但上週的下半週迴補4月7日缺口後轉向震盪,行業輪動加速。資金面,融資活躍度底部回升,ETF等逆勢資金流入放緩,風格偏中小盤成長。展望後市,穩市場、穩預期一攬子政策支撐風險偏好,4月通脹和出口數據有韌性,短期勝率尚可、但賠率下降,或以結構性行情爲主。
通脹方面,4月CPI、PPI同比持平一致預期,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與內需更相關的核心CPI表現平穩;向前看,M1-M2同比剪刀差等信貸先行指標指引通脹仍有向下壓力。
配置方面,外部多重擾動交織下,短期維持紅利+科技+內需的啞鈴型配置,中期把握內部確定性線索:一是公募新規或引導資金配置向基準靠攏,大盤權重股和公募低配的大金融、公用事業等有望受益;二是一季報中供需雙向改善的軍工電子、小金屬、風電設備、乳品等可逢低佈局。
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有望推動A股市場生態重塑。其中,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引導資金配置向基準靠攏,大盤權重股和大金融、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等公募低配行業有望受益,價值、低波、紅利等因子有效性或提升。
興業證券:科技板塊有望再被資金聚焦
近期市場震盪修復的同時,伴隨的是各類風格與行業的快速輪動。行情進入到一個主線不明確的階段,行業輪動強度指標也升至歷史高位。
快速輪動的背後,一方面是4月初海外擾動帶來的衝擊後,隨着政策呵護下投資者信心迎來修復,市場也開始在各個板塊積極尋找被“錯殺”的資產,各類資產輪番修復,帶動各行業、風格漲跌分化收斂。另一方面,經濟處於底部修復階段,市場能見度仍較低,因此今年以來行業輪動強度的中樞確實也明顯高於往年。
展望後市,在當前市場缺乏共識、主線行情暫不明朗的階段,日曆效應或是一個很好的觀察角度。通過“日曆效應”所呈現出的市場規律並不只是單純的巧合,而是市場在特定階段所處的宏觀環境、行業淡旺季特徵、特定產業事件、投資者風險偏好等各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表現出的規律性特徵,背後蘊含着深刻的邏輯與本質。
首先,業績披露疊加海外擾動下,科技風格前期已調整至低位。進入5-6月,隨着市場迴歸預期審美模式、疊加新一輪產業事件密集催化,科技板塊作爲兼具景氣優勢和產業趨勢催化的中長期邏輯有望再度佔據上風,逐步成爲資金聚焦的主要方向。
其次,服務消費和新消費作爲本輪內生動能修復較強、擴內需政策重點發力以及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的方向,是後續內需中的結構性亮點,在年中消費需求季節性擡升的階段有望展現其景氣韌性,成爲內需接力的重要支撐力量。
最後,考慮到5-6月本身是經濟淡季,疊加海外擾動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已開始在二季度披露的數據中顯化,後續對風險偏好造成潛在擾動,類債紅利可作爲底倉應對潛在不確定性。
浙商證券:偏多震盪
展望後市,預計市場會選擇“主動修整”,以震盪整理來消化過去一個月持續反彈帶來的獲利盤。待外部消息面帶來更多增量信息時,方可決定下一步走勢。
隨着A股、港股絕大多數寬基指數回補4月7日缺口,前期海外擾動的負面衝擊已經被政策、資金和資本市場內生穩定性的“合力”所消除。在主要股指“迴歸”清明節前點位的同時,導致市場前期“下翻”的負面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消除,這意味着近期股指表現已經“領先”基本面變化。
行業板塊方面,中信一級行業30漲0跌,呈現“風偏回歸全線反彈,紅利風格穩健上行”的特徵。
配置方面,基於“反彈完成開始修整,區間震盪靜待消息”的判斷,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當前倉位但不輕易追漲,同時適當調整當前持倉結構,將過去一段時間反彈幅度較大的科技、成長板塊,切換至前期反彈幅度相對有限的大金融、中字頭、紅利板塊。
光大證券:市場風格或將在防禦與成長間輪動
5月7日,《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印發,預計相關方案將會對A股市場及基金行業配置產生深遠影響。從整體影響來看,《行動方案》或將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流入A股市場,增強市場韌性。
從當前來看,權益類公募基金規模佔比仍相對較低,在政策的引導下,權益類基金佔比有望持續提升,爲A股市場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
從歷史經驗來看,權益類基金髮行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能推動市場上漲。2019年1月3日至2021年2月9日,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額約3.14萬億份,其間上證指數漲幅達46.2%。因此,未來若權益類基金髮行量明顯提升,或將成爲市場上漲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配置方面,結構上,科技相關的寬基指數或將顯著受益值得關注,包括科創50指數以及與半導體芯片有關的指數。此外,盈利能力強且業績穩健的行業或將受到公募基金的青睞,包括家用電器、銀行、交通運輸、食品飲料、非銀金融等行業,其中被基金低配的部分行業或值得重點關注,包括銀行、交通運輸以及非銀金融等行業。
接下來,市場在未來或將處於“弱現實、弱情緒”或“弱現實、強情緒”情景,對應於防禦與成長風格的輪動,防禦風格主要關注穩定類或高股息行業,成長風格下關注主題成長及獨立景氣行業。
華安證券:高位震盪
展望後市,市場或仍將延續高位震盪格局不變。4月出口數據超預期,但海外擾動衝擊壓力仍在,疊加價格數據未現改善,內、外需仍有羸弱預期。政策逐步落地,央行貨幣政策“先行”,後續財政、產業、就業、社保等各項政策協同配合發力有望逐步落地,如扶持企業出口轉內銷、繼續擴大內需特別是養老育兒等服務消費以及地產調控寬鬆有望成爲重點方向。
配置方面,接下來,銀行成長兩端平衡配置仍有必要、正當時。一方面,短期穩健型配置需求增加同時具備中長期戰略性投資價值的銀行、保險。另一方面,深度回調後的成長科技具備較強的佈局價值,恰逢政策和事件催化,可關注電子、計算機、傳媒、通信等泛TMT板塊。
華西證券:市場中樞逐步擡升
展望後市,“中國資產”重估正當時,正步入全產業鏈的優勢階段,在此背景下,A股有望在震盪中實現中樞的逐步擡升。
一方面,中國在過去的逆全球化環境中已體現製造業全產業鏈的優勢。雖然市場擔憂外需回落,但歷史經驗顯示出口回落階段A股也能走出行情,核心在於國內對衝性逆週期政策力度和科技產業趨勢的全球競爭力。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已成爲穩預期的重要抓手,近期“一行一局一會”再出政策組合拳,若後續貿易衝擊進一步顯性化,各項貨幣、財政、產業、就業等增量政策將及時推出,穩定股市的舉措也將落地。
此外,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25條措施督促行業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新規將對A股市場生態產生中長期影響。一是加快公募產品指數化發展趨勢;二是新規突出了基金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約束作用,或使得中低風險偏好的主動權益資金進一步加大滬深300等權重行業配置或加大紅利資產的配置。
行業配置上,建議投資者關注AI+產業主線、創新藥、大消費板塊中的“新消費”領域。主題方面,建議關注軍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