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資金現“一日遊”跡象,券商預判A股短期或震盪上行
中美經貿會談進展超預期,5月13日A股高開,滬指探出近期這波反彈中的新高3386.23點,最終收於3374.87點,收漲0.17%。
當日,滬深兩市獲主力資金流入3808.3億元,有7個行業獲得主力資金淨流入,主要爲美容護理、醫藥生物、基礎化工、交通運輸、社會服務、紡織服飾、公用事業等行業,而國防軍工、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汽車、電力設備等行業遭主力資金賣出較多。這與12日主力資金淨流入和淨流出的行業有所相反。類似的情況在近期反覆出現。
近期中美關稅政策成爲市場的一大關注點。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雙方關稅大幅下降。
多位券商分析師認爲,關稅降級幅度大超市場預期,經濟基本面預期和市場情緒都可能大幅改善,或助力國內權益市場波動中樞擡升。
就A股後市走勢來看,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爲,短期A股延續震盪偏強走勢,可能突破上行;在中期維度上,指數級別走勢依然依賴於基本面改善。
主力資金淨流入7個行業
5月13日,A股市場成交1.326萬億元。其中,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電力設備行業成交額超過千億元,國防軍工、汽車、基礎化工、醫藥生物、通信等行業的成交額在500億~1000億元之間。相較而言,綜合、鋼鐵、煤炭、建築材料、美容護理、石油石化行業成交量較低,不足100億元。
個股方面,立訊精密(002475.SZ)、中航成飛(302132.SZ)、新易盛(300502.SZ)、東方財富(300059.SZ)、拓維信息(002261.SZ)、寧德時代(300750.SZ)、中際旭創(300308.SZ)、拓斯達(300607.SZ)等8家公司的成交金額居前,均超過50億元。
從資金流向來看,13日,滬深兩市獲主力資金流入3808.3億元。在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主力資金淨流入了7個行業,美容護理獲得淨流入的金額最多,爲4.47億元;醫藥生物、基礎化工行業獲得主力資金淨流入的金額均在1億元以上;交通運輸、社會服務、紡織服飾獲主力資金淨流入的金額在2000萬~9000萬元之間;公用事業獲得主力資金淨流入的金額爲764.58萬元。
相較而言,國防軍工、計算機、電子、機械設備、汽車、電力設備、通信等行業遭主力資金賣出較多,淨流出金額均在10億元以上。
這與12日的情況有些相反,12日,電力設備、國防軍工、電子、機械設備、非銀金融、通信、汽車等行業獲得主力資金淨流入的金額較多,而紡織服飾、交通運輸、傳媒、石油石化、公用事業、社會服務等行業遭主力資金淨流出較多。
類似情況在近期頻繁出現。5月9日,主力資金淨流入紡織服飾、煤炭行業,但大幅淨流出電子、計算機、機械設備、國防軍工、通信等行業。而8日情況又相反,資金大幅淨流入通信、電力設備、傳媒等行業,大幅淨流出計算機、農林牧漁、紡織服飾等行業。7日的情況與8日也有部分相反,資金大幅淨流入國防軍工、農林牧漁、煤炭等行業,大幅淨流出計算機、電子、通信、電力設備等行業。
個股方面,13日,主力資金淨流入了2240只股票,其中28只股票的淨流入金額超過1億元。青島金王(002094.SZ)獲得淨流入的金額最大,爲4.48億元;通威股份(600438.SH)的淨流入金額在3億元以上,航天電子(600879.SH)、國脈科技(002093.SZ)、酷特智能(300840.SZ)、電投產融(000958.SZ)、中欣氟材(002915.SZ)、東方日升(300118.SZ)6只股票的淨流入金額均超過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當日成交金額居前的中航成飛、立訊精密、東方財富、拓斯達,遭主力淨流出的金額位居前五,淨流出金額超過6億元,其中中航成飛遭主力淨流出超18億元。
再看南向資金方面,在5月12日南向資金淨流出約185.28億港元后,13日方向掉頭,南向資金成交淨買入22.62億港元。
從個股看,13日,南向資金通過滬市港股通大幅淨買入阿里巴巴(09988.HK)、建設銀行(00939.HK)等股票,通過深市港股通大幅淨賣出騰訊控股(00700.HK)等股票。
短期A股將震盪上行?
在中美關稅政策大超預期下,後市A股市場又將如何演繹?
申萬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認爲,4月2日後額外加徵的關稅下修至10%,90天緩和期與其他國家看齊,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幅度超預期。二季度搶出口加上美國批發零售企業對中國商品超額回補,二季度中國經濟可能維持強韌性。
“降低關稅大超預期,經濟基本面預期和市場情緒都可能大幅改善。”華金策略鄧利軍團隊認爲,超預期大幅降低關稅,可能提振全球市場風險偏好,股市等風險資產可能上漲;黃金等避險資產可能出現短期的回落,但中長期美元信用受損導致的黃金走牛趨勢不變。
在傅靜濤看來,結構上,5月以來內需已有所調整,出口鏈也借搶轉口放量有所修復,科技和先進製造借—季報景氣亮點短期上漲。
“短期交易直接反映了中美對弈壓力緩和的影響,短期A股市場將試探震盪區間上限。A股市場反映大級別樂觀預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共振。2025下半年、2026年反映這個級別預期的條件更好,重新強化國內AI產業趨勢的關鍵催化也需要等待。”他同時稱。
鄧利軍團隊也認爲,A股短期震盪偏強的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強,基本面預期的改善可能導致A股突破上行;中期強化A股慢牛邏輯,一方面政策發力導致信用築底,進而提升A股估值的邏輯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牛市形成需要的基本面條件可能進一步滿足。
華泰證券也稱,短期受益於風險偏好改善,市場或出現階段性上漲行情;中期維度,指數級別走勢依然依賴於基本面改善,關稅降級助推震盪中樞上移,趨勢性行情需要更加有力的內需政策對經濟基本面的進一步支持。
行業配置方向上,多位券商分析師均認爲,科技依然是首選,出口鏈短期可能受益。
就短期建議關注方向,鄧利軍團隊認爲,可關注兩方面:一是政策和產業趨勢上行的消費電子、算力、軍工、機器人、計算機(國產軟件和AI大模型)、傳媒(AI應用);二是基本面預期可能改善的核心資產,包括家電、食品飲料、醫藥、電新等。
“短期科技、出口鏈或受益於風險偏好改善。”華泰證券建議,中期把握內部確定性線索:一是公募新規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和引導資金配置向基準靠攏,大盤權重股和大金融、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等公募低配行業有望受益;二是一季報景氣改善的方向;此外,貿易條件改善也有望向金融條件傳導,國內政策支持下金融、地產或有左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