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春季行情仍值得期待,警惕TMT板塊短期交易過熱

節後A股各大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修復,進入春節後的首個完整交易周,市場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當前仍然是做多的時間窗口,春季行情繼續。不過,隨着AI主題近期交易大幅升溫,波動率大概率會進一步提升。

具體而言,行情持續性方面,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從市場角度來看,美元指數回落和節後微觀流動性改善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市場上行提供了支撐。從近期政策表態來看,相關表述仍然積極,投資者政策預期有望維持較高水平,行情有望持續至兩會召開。

“對於行情的持續性,建議投資者關注兩個關鍵擾動,其一是海外的不確定性,其二是國內政策預期能否如期兌現。前者不確定性更強,但後者可以部分程度上緩解前者衝擊。因此,在重要會議前,建議投資者把握住做多窗口期,適當提高倉位,春季躁動行情值得期待。”銀河證券表示。

配置方面,對於DeepSeek催化的AI科技股行情,多家券商提醒投資者關注過熱波動風險。

“雖然對中國科技板塊機會的中期看好邏輯不變,但短期交易層面也需要注意部分主題近期交易擁擠度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短期不適宜盲目追高,優質龍頭公司逢回調可考慮再佈局。”中信建投證券稱。

銀河證券也提醒投資者,在AI(DeepSeek)方向,估值合理的標的越來越少,波動率大概率會進一步提升,或脫離邏輯博弈進入情緒博弈階段,這也意味着短線交易的難度比較大,至於是否參與這類交易,建議量力而行。

“春節後,國內AI和機器人事件催化不斷,行情快速演繹。雖然短期國內AI和機器人向上脈衝後,難免會有波折。不過通過性價比指標觀察,產業趨勢主題尚未演繹至低性價比區域,短期強動量仍有一定延續性。”申萬宏源證券稱。

中信證券:行情分化不可避免

展望後市,由技術變革驅動的春季躁動行情明顯加速,交易風格和結構愈發極致,後續行情分化不可避免。中國科技類資產價值正在被全球投資者重估,中美估值差有望收斂。預計本輪行情仍將繼續演繹,結構的分化和行情的節奏將更爲關鍵。

一方面,節後首周市場成交量持續放大,春季躁動加速明顯,搶籌指標和活躍私募倉位處於高位,外資的流出和部分公募產品的贖回邊際改善。強勢行業集中在AI產業鏈方向,TMT板塊成交佔全A總成交比重快速提升至45%;風險偏好已經擡升,事件催化還在繼續,預計科技行情還將演繹,但分化不可避免,從普漲到分化到最後縮圈/輪動的過程也符合產業邏輯和過往規律。

另一方面,中美科技股在2022年底AI產業革命以來出現了明顯的估值拉大,並在近期伴隨中國技術突破出現變化,差距開始縮小。從中美重點行業龍頭分析來看,發現中國資產估值偏低的行業爲互聯網、通信硬件、智能車和智能駕駛;估值偏高的爲半導體、軟件;估值接近的爲消費電子。

配置方面,預計以AI產業鏈爲核心的科技行情還會演繹,當前建議以產業邏輯爲核心,關注景氣度確定性高的端側AI板塊;預計後續低波動風格將逐步體現出超額收益,建議突出非美出海主題+消費類和壟斷類紅利的槓鈴策略。

中信建投證券:留意結構交易過熱

展望後市,從市場角度來看,美元指數回落和節後微觀流動性改善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市場上行提供了支撐。從近期政策表態來看,相關表述仍然積極,投資者政策預期有望維持較高水平,行情有望持續至兩會召開。

其中,從最早的模仿創新到近年來的自主創新,世界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尚未形成清晰的認知。DeepSeek的橫空出世,有助於顯著提升包括中國投資者在內的全球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科技競爭實力的認知,強化“信心重估牛”邏輯,對全球資金重估港股與中概股的中期趨勢也有望繼續,尤其在科技產業相關領域預計將尤爲突出。

配置方面,國產大模型技術突破有望推動端側AI和AI應用普及,AI投資正在“由硬到軟”,警惕TMT板塊短期交易過熱。算力需求仍然旺盛,但隨着AI應用普及,軟件應用方向彈性更大,正成爲AI投資新的“主攻方向”。

不過,雖然對中國科技板塊機會的中期看好邏輯不變,但短期交易層面也需要注意部分主題近期交易擁擠度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短期不適宜盲目追高,優質龍頭公司逢回調可考慮再佈局。

銀河證券:把握做多窗口期

節後市場如預期般逐漸走強,主要可能是節前較多的宏觀擾動逐漸趨緩所致。而從資金面來看,AI平權的持續發酵以及機器人和智能駕駛的爆火帶動了兩融與外資快速回補,這或是本輪行情量價齊升的主要驅動因素。

至於行情的持續性,建議投資者關注兩個關鍵擾動,其一是海外的不確定性,其二是國內政策預期能否如期兌現。前者不確定性更強,但後者可以部分程度上緩解前者衝擊。綜上,在重要會議前,建議投資者把握住做多窗口期,適當提高倉位,春季躁動行情值得期待。

操作層面:方向選擇上,目前資金仍圍繞科技方向尋找機會,活躍資金在AI領域尋找短線博弈的機會,而景氣度投資類資金則繼續在機器人與智能駕駛領域反覆活躍。隨着智駕重要會議的落地,智駕能否接力機器人值得關注。

而在AI(DeepSeek)方向,估值合理的標的越來越少,波動率大概率會進一步提升,或脫離邏輯博弈進入情緒博弈階段,這也意味着短線交易的難度比較大,至於是否參與這類交易,建議量力而行。

科技的另一面是政策預期的順週期(大消費)方向,目前估值大都比較合理,核心問題是信心不足,其實春節期間的消費數據並沒有節後市場交易得那麼悲觀,所以大概率會有資金繼續尋找經濟基本面改善的機會,但目前仍屬左側佈局階段。

國泰君安證券:春季行情重在科技成長

展望後市,繼續看好春節至兩會窗口,股市春季行情重在科技成長。

一方面,決策層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並通過春節特別分紅、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等方式引入活水,對春節前風險偏好底部形成具有“確認意義”。而節後流動性的回補、投資者對兩會政策的期待有望推動春節至兩會股市表現。

另一方面,應高度重視中國DeepSeek的突破,其創新標誌着中國AI發展進入重要轉折,其意義不僅僅在於拉近中美AI差異,更重要的是商業機會、社會資本與人心共識的凝聚,這是中國科技公司迎來重估與2025年科技“轉型牛”主線的確立的基石。

最後也應明確,由於經濟政策已經形成普遍預期,且宏觀形勢仍有高度複雜,因此春節至兩會股市窗口期指數的高度並不是重點,結構棋眼在科技成長。

申萬宏源證券:AI行情短期仍有一定延續性

春節後,國內AI和機器人事件催化不斷,行情快速演繹。展望後市,通過性價比指標觀察,產業趨勢主題尚未演繹至低性價比區域,短期強動量仍有一定延續性。

一方面,創業板相對滬深300的賺錢效應底部反彈加速,但目前仍低於中位水平,成長相對價值並未出現突出的性價比矛盾。國內AI和機器人相關行業的賺錢效應快速擴散,但計算機行業擴散指標最高也僅62%,距離歷史絕對高位還有距離。

另一方面,測算的浮盈指標指向國內AI和機器人相關的二級行業,浮盈水平快速回升,但距離924行情的高點還有較大距離,甚至距離震盪市假設下的高位區域都還有距離。

接下來,雖然短期國內AI和機器人向上脈衝後,難免會有波折。但此時,更強調兩個中長期判斷:一是2025年上半年宏觀和市場環境仍有利於主題行情的演繹,小盤成長風格佔優不變,主要的投資機會仍來自主題活躍,產業趨勢主題值得持續內部挖潛。

長期來看,國內AI和機器人未來有望演繹技術突破——應用/新硬件突破——加速滲透——商業模式明晰——整合行業的新巨頭產生的發展進程,擁有成爲牛市核心產業趨勢級別的潛力,又一塊牛市拼圖已然顯現。

短期,產業趨勢主題共識強化,推升了賺錢效應。春季繼續看好主題佔優,國內AI算力和應用、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都可能有新一輪創新高行情。

招商證券:當前是經典的做多A股的時間窗口

展望後續行情,AI行情將從“寬、大”(各分支普漲)向“細、深”(真正具備價值增量的環節)轉變,整體呈“收斂”態勢,市場對業績能見度較高的環節開始充分定價。DeepSeek模型的發佈本質上加速了國產AI的商業化進程,從年前的人形機器人到年後的智能駕駛、辦公軟件、DRG/DIP等,不難發現市場均在交易AI可能被廣泛應用的場景。

與此同時,招商證券亦應注意到不同的AI應用場景下,其商業模式也不盡相同,在當前的階段,市場仍然在基於AI廣泛應用的場景而對各行各業的公司拔估值,但可以想見的是商業模式較好/競爭格局較優的行業是未來交易的重點。總而言之,市場在AI方向的交易或將從“場景交易”向“商業模式交易”過渡。

總體來看,今年2-3月,仍然是經典的做多A股的時間窗口。股票類型選擇方向,偏主題類方向尤其是AI應用將會成爲下一個階段市場重點進攻的方向,消費電子、傳媒互聯網、軟件等領域與大模型應用相關、人形機器人落地相關的領域值得重點關注。

中銀證券:A股性價比優勢凸顯

海外方面,1月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顯示雖然就業人數有所回落但失業率下降及平均時薪增速超預期,引發市場對於後續通脹的擔憂,最新的美國消費者對於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指數大幅上升。就業數據公佈後,市場對於美聯儲3月降息的預期出現動搖,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上升至4.5%以上。

短期美股面臨一定調整壓力,一方面,盈利端,伴隨着DeepSeek帶來的中美AI產業鏈差距的彌合,前期支撐美股盈利的大型科技股EPS持續上行動能趨緩;另一方面,貨幣政策方面,薪資及就業的相對韌性或影響聯儲寬鬆節奏及市場預期。

對於A股,此前的盈利弱復甦+寬貨幣的主線邏輯並未發生改變,AI變局或帶來中國資產新的投資機會,結合美股盈利預期的階段性走弱,A股低估值的性價比優勢有望在短期凸顯。

中泰證券:2月市場或先抑後揚

DeepSeek本質是國內在面臨美國gpu限制等“資源有限”背景下,利用工程技術的優化取得的階段性突破,或對市場帶來以下影響:一是算力等基礎設施需求下滑或帶來美股價值重估,二是算力需求下滑或加速國產替代進程,三是DeepSeek顯著降低模型訓練成本,或加速下游終端落地與場景拓寬。

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帶來的更多的是主題性和結構性機會,而非“宏大敘事”下的“總量性”與“趨勢性”機會。春節後伴隨國內政策、特朗普關稅等開始進入落地期,2月市場或將呈現“先抑後揚”的特點。預計2月中旬後,市場將發酵兩會政策預期,帶來新的反彈行情。

就配置而言,當前時間點仍維持以國央企紅利、債市、黃金等資產爲主線的觀點不變。未來一個月科技股,特別是中下游的消費電子、傳媒等受Deep Seek影響或維持活躍。

東吳證券:看好A股AI應用端中長線行情

今年1月20日開源模型DeepSeek-R1問世,春節期間引發海內外科技圈和資本市場高度關注。一方面,DeepSeek的開源屬性和降本能力促進AI技術普惠化,產業端演進邏輯得以由單純的基座模型性能提升逐漸嚮應用層創新場景傾斜,市場關注重點從預訓練Scaling Law向推理側需求繁榮轉移。

另一方面,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美國科技封鎖並不能阻止中國AI能力進步,海外科技巨頭乃至美國決策層均予以高度重視,中國科技資產價值有望獲得全球投資者重新評估。總結而言,東吳證券認爲在美元週期築頂、DeepSeek-R1出圈的背景之下,中國憑藉自身在科技應用端的“後發優勢”,未來2-3年有望充分享受AI技術擴散階段的產業發展紅利。

建議投資者重視AI應用端、推理側投資機會,關注:1)端側硬件,包括人形機器人、AIPC、AI手機、AI玩具、智能穿戴(AI眼鏡)、智能駕駛等;2)推理算力,包括雲計算、國產AI芯片,以及芯片製造產業鏈(半導體設備、先進封裝等);3)AI Agent和AI軟件應用(包括但不限於AI賦能電商、營銷、辦公、教育、醫療等)。

光大證券:春季行情或將持續

從歷史來看,年報業績預告預喜率對A股1月上中旬的行情存在一定的影響,而對A股2月中下旬的行情影響較小。因此,即將進入2月中旬,年報業績對A股市場行情的影響或將減弱。

從歷史來看,A股在2月以及春節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通常表現較好;此外,2010年至2024年,萬得全A指數春節前20個交易日上漲概率約爲46.7%,而春節後20個交易日裡上漲的概率爲73.3%。臨近全國兩會,市場政策預期有望升溫。

未來春季行情有望持續的背景下,部分年報業績改善的行業或值得關注。申萬一級行業中,包括通信、商貿零售、電子等行業;申萬二級行業中,包括水泥、旅遊及景區、汽車服務、IT服務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