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看盤|敘事邏輯未變,調整有望迅速結束

週五A股市場出現了急促下跌的態勢。其中,近期領漲的AI主線、人形機器人主線出現了一定的“踩踏”,從而使得科創50指數、創業板指等股指出現了長陰K線。不過,大消費主線持續走強,漸有資金回補的態勢,或將成爲A股後市企穩的生力軍。

兩個急跌誘因

從盤面來看,週五A股急跌的誘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美股的深幅調整,觸發了全球資本避險的情緒,進而使得避險資金紛紛在全球賣出以權益爲核心的風險資產,轉向國債等避險資產。由於港股也是國際資本佈局的一個重要陣地,所以,港股在週五的深幅調整也帶動着A股一起回落。二是關稅的增量信息再度涌來,關稅的極限施壓的確對部分動量資金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出口等領域的龍頭股的拋壓陡然增加。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因素的確是A股調整的催化劑。但其實,A股本身已醞釀着調整的壓力,主要是近段時間關於A股的估值數據、交易擁擠度等討論的輿情漸趨升溫,比如說科創板的百餘倍的市盈率、TMT成交金額佔A股總成交金額的近45%,越過歷史峰值水平。再比如說關於融資融券的兩融餘額超過1.9萬億元,漸至歷史高位區域。與此同時,在產業領域也出現了一些冷思考,比如說關於人形機器人是短期內難以成爲家庭消費品,而且,人形機器人在短期內難以適應更爲複雜的工作環境,從而給市場熱炒情緒澆了一盆冷水。

所以,伴隨着外圍環境的邊際惡化,獲利籌碼終於有了減持套現的藉口。一旦巨量的短線籌碼集中涌現,就出現了熱門股在週五盤面的踩踏慘劇。而且,港股在近期漲幅居大,獲利籌碼的套現意願更爲強烈,所以,港股與A股在週五一起出現了深幅調整的態勢。

邏輯依然強硬

現在的問題是,經過週五的深幅調整之後,A股、港股會否再度陷入到持續調整的弱勢格局呢?就目前來看,幾不可能。

一是因爲當前A股、港股所處的邏輯並未有根本性的改變。比如說關於中國資產重估的敘事邏輯在近期反而有進一步強化的態勢,因爲大洋彼岸新近展示的一系列AI產品顯示出靠堆算力已是邊際遞減,高配低能的態勢非常突出,從而意味着以DeepSeek爲代表的產品更契合當前高效率AI產業敘事的方向。所以,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的雲計算等重估敘事邏輯會越來越硬朗。再比如說關於中國經濟的敘事也因爲DeepSeek、宇樹機器人以及軍事裝備的突破產品等積極信息而有了積極的主題,這有助於提振各路資金對中國資產重估敘事的信心,這也可能是在週五急跌過程中,南向資金仍然大力買入的邏輯推力。

二是因爲關稅的極限施壓反而提振了各路資金對我國穩經濟增長措施有了新的積極預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有關穩增長的預期再度升溫。這其實在週四、週五的盤面中已有所體現,部分本土資金已經開始加大對大消費主線的佈局力度。而且,從產業數據來看,無論是一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數據還是從消費醫療等產業數據來看,均有了較爲積極向好的苗頭。

綜上所述,當前A股市場急跌只不過是因爲近期熱門股漲幅過快,有了調整的需求。而海外信息則爲獲利籌碼的套現提供了一個藉口。也就是說,週五的調整隻是籌碼的交換所帶來的,並不是敘事邏輯出現了問題。既如此,下週A股以及港股仍有望迅速企穩。因此,在操作中,建議市場參與者利用難得的調整窗口期積極調倉,加大對新產業以及大消費主線的佈局力度。

(執業證書:A1210612020001)

來源:金百臨諮詢 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