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評論丨風雨礪初心 危難顯擔當
暴雨如注,濁浪排空。近日,華東、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人民生命財產面臨嚴峻威脅。值此“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這份部署如戰鼓催徵,不僅是對防汛救災工作的精準指導,更是對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深刻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來不是抽象口號,而是危急關頭挺膺而出的行動綱領。
擔起扛鼎之責,以底線思維築牢防汛“銅牆鐵壁”。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風高浪急更見砥柱中流。通知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將防汛責任化爲千鈞重擔。底線思維是“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極限思維是“最壞情況”的萬全準備。從加強江河水庫巡護到盯緊山洪危險區,從健全預警“叫應”機制到科學調配救援力量,每一項部署都指向一個核心目標: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以極限努力抵禦極端風險。當領導幹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揮,當基層黨員聞“汛”而動、向水而行,防汛體系才能如臂使指,將制度優勢轉化爲搶險救災的磅礴動能。
鍛造堅強堡壘,讓黨旗在洪峰浪尖高高飄揚。一個支部一堡壘,最是風雨見真章。通知強調基層黨組織要“視災情爲命令”,構築守護生命的“第一道防線”。在驚濤駭浪前,組織力的強弱直接關係生死存亡。北京社區幹部徹夜排查險情,吉林鄉村黨員冒雨轉移羣衆,山東網格員盯守水庫堤壩……“叫應”機制如神經末梢靈敏傳導,網格管理似天羅地網密織防線。更令人動容的是,通知特別號召新就業羣體黨員參與救災——快遞小哥馳援物資配送,網約車司機轉運受困羣衆。這種組織體系的創新性拓展,正是黨的羣衆路線在數字時代的生動演繹:哪裡有人民需要,哪裡就有組織覆蓋;哪裡有險情危機,哪裡就有堡壘矗立。
爭當時代先鋒,用血肉之軀挺起“紅色脊樑”。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黨員突擊隊”“志願服務隊”“先鋒責任區”,通知中的這些關鍵詞,勾勒出危難時刻的先鋒羣像。在永定河畔,黨員幹部跳入激流捆紮沙袋;在斷橋險處,消防員黨員以身爲橋轉移羣衆,他們以行動踐行着“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的誓言。尤爲關鍵的是,通知將防汛一線作爲錘鍊黨性的熔爐:在驚濤駭浪中考察幹部,於生死考驗裡發展黨員。這種“戰場育人”機制,使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在急難險重中賡續傳承。當無數個“我先上”的吶喊壓過風雨呼嘯,便是對人民江山最滾燙的告白。
洪流滾滾,砥柱立中流;黨旗獵獵,初心照山河。《孫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勝。”中組部一紙通知,激盪起千千萬萬黨員的熱血擔當。它不僅是防汛救災的動員令,更是解碼“中國之治”的密鑰。廣大黨員在防汛一線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用血肉之軀築起衝不垮的堤壩,以忠誠信仰點亮希望的燈火。防汛戰場上的黨旗紅,映照的正是共產黨人與人民生死與共、血脈相連的永恆誓言。當黨旗在濁浪中愈加鮮豔,當黨徽在泥濘中愈發明亮,世界再次見證:一個始終與人民血脈相連的政黨,必能在歷史長河的驚濤駭浪中,引領中華巨輪行穩致遠。(文/藺炳正)
閃電評論,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