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評論丨健康中國 “醫”路有你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節日主題是“德馨於行,技精於勤”。各條戰線的醫師們堅守崗位迎接節日,用他們專業技術和仁愛之心守護羣衆健康,用實際行動護佑生命,在奉獻中詮釋醫者的初心。

建設健康中國的偉大征程,每一步都深深烙刻着廣大醫師的無私奉獻與辛勤耕耘,在第八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我們由衷地道一聲:感謝“醫”路有你!特別是這些年來,健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2024年中國居民的人均期望壽命已達79歲,這對一個14.1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是難能可貴的。這正是千萬白衣戰士以仁心爲帆、精技爲槳,在生命的長河中默默擺渡,守護着億萬生命的安康。今年的節日主題“德馨於行,技精於勤”,也正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

“德馨於行”,是刻進醫者血脈的品格。它不在口號裡,而在每一次俯身傾聽的耐心,每一句溫暖堅定的叮囑,每一場生死時速的奔赴。疫情肆虐時,防護服裡流淌的汗水,護目鏡下熬紅的雙眼,築起生命的堤壩。平凡日子裡,這份“德馨”更在細微處閃光——是醫生反覆爲耳背老人講解病情,是悄悄爲困難患者墊付藥費,是深夜奔向手術檯的背影。特魯多箴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中,“幫助”與“安慰”正是醫德最樸實的註腳。

“技精於勤”,是守護生命的堅實根基。面對疾病,精湛醫術絕非裝飾,而是生死攸關的武器。從張伯禮院士在抗疫一線融合中西醫智慧克敵,到基層醫生在簡陋條件下妙手回春——每一次成功救治,都是“技精”的勝利。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唯以“勤”爲舟,終身學習、精益求精,方能讓技術之樹常青。正是千萬醫者焚膏繼晷的“勤”,讓高難手術普及、罕見病診療破冰,將無數生命從懸崖邊拉回。

然而,禮讚崇高時更需直面現實。《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有不少醫生曾帶病工作,超負荷已成常態。“最美逆行”的光環下,是職業壓力與健康透支的嘆息。

尊醫重衛需制度溫情託舉。國家正着力優化執業環境:深化職稱改革暢通基層醫生晉升路,《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築起權益保障屏障,嚴打涉醫違法維護醫療秩序。這些舉措爲醫者卸下重擔,使其專注踐行仁心、磨礪仁術。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古訓至今鏗鏘。健康中國的大廈,正由兼具仁心仁術的醫者撐起脊樑。他們的“德馨於行”是社會道德燈塔,“技精於勤”是生命守護長城。

值此節日,致敬不應止於鮮花掌聲。多一分診療配合,少一分無端苛責;多推動尊醫風尚,多落實保障政策——當醫者能心無旁騖踐行天職,那挺立的白衣身影,便是“山河無恙”最堅實的保障。因爲這份守護,正是人間最珍貴的歲月靜好。(文/劉純銀)

閃電評論,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