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丨新電商要有新氣象
(原標題:好評中國丨新電商要有新氣象)
近日,第五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在吉林省延吉市開幕。這場由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等承辦的行業盛會,匯聚了數百位電商領域人士,圍繞技術創新、融合發展、跨境電商和社會責任等議題深入探討。新電商是以技術創新爲驅動,以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爲核心,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構建開放協同的數字經濟生態。在數字化浪潮中,中國新電商亟需以“優選、選優、育強”爲抓手,展現蓬勃向上的新氣象。
優選產品。如今,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追求,早已從“有無”轉向“優劣”。這意味着新電商不能再停留在“把貨賣出去”的初級階段,而要建立全鏈路的品質管控體系,以匠心鑄就品質。就像延吉的朝鮮族辣白菜通過電商外銷時,不僅要展示傳統工藝,還要附上微生物檢測結果和冷鏈運輸溫度記錄,讓消費者看得見放心。新電商平臺要堅持“用戶至上”,以內容質量爲抓手,通過用戶評價動態調整服務供給,讓每個環節都經得起審視,更要捨得投入技術力量,用區塊鏈存證商品流轉信息,用AI識別虛假宣傳,讓“優劣”有明確標尺。如此,才能讓“優選”從口號變成消費者可感知的信任,成爲新電商的鮮明標籤。
選優平臺。在技術迭代加速的當下,平臺競爭力體現在能否用技術賦能體驗升級。比如,藉助大數據分析消費習慣,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服務;運用智能調度系統優化物流網絡,讓偏遠地區也能享受“當日達”;在合規層面則要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對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行爲“零容忍”。技術賦能不是炫技,而是要貼着消費者的需求走,讓便捷與安心成爲平臺的標配,讓“選優”成爲驅動行業進步的引擎。當老年人也能輕鬆玩轉“指尖購物”,當小微企業在公平環境中共享“陽光雨露”,平臺纔算真正實現了價值升級。這種兼顧普惠與規範的發展,正是新電商行穩致遠的底氣所在。
育強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新電商的複合型人才,既要懂技術又要通市場,既需熟悉各項規則也得了解用戶習慣。比如,玩轉大數據分析,從用戶瀏覽軌跡裡分析消費偏好;深諳營銷心理學,把產品賣點變成情緒消費,等等。而這些能力的實現,需要經過理論的滋養和實踐的培訓。高校可與頭部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定向培養跨境電商運營、直播電商策劃等專業人才;行業協會可組織“新電商大講堂”,邀請實戰專家分享技術創新案例;企業自身更要搭建成長平臺,比如針對農村電商從業者開展短視頻營銷培訓,讓數字技能走進田間地頭。多方合力之下,培育出一批既紮根本土市場、又具備全新視野的新電商生力軍,爲行業穩健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引擎。
從長白山的特色農產品通過直播走向全國,到義烏小商品藉助跨境電商遠銷全球,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今天,新電商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新動能的支持。堅守品質初心、擁抱技術變革、夯實人才基礎,才能讓新電商真正肩負起“新價值”的使命,在助力鄉村振興、暢通雙循環中展現更大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