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好醫生丨鄒積建:堅守初心與擔當 踐行醫者誓言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5日訊 在威海衛人民醫院的普外一科病區,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診桌上,鄒積建正低頭翻閱着厚厚的病歷,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從醫二十餘年來,他始終紮根臨牀一線,以精湛的醫術驅散患者的病痛陰霾,用醫者的赤誠與擔當,成爲患者心中值得信賴的“健康守門人”。他先後獲評“威海市優秀醫保醫師”“威海市環翠區衛生工作先進個人”及醫院“優秀醫師”等稱號,每一項榮譽的背後,都是他對醫者使命的踐行與堅守。

“手術檯上多一分精細,患者就少一分風險。”這是鄒積建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二十餘年手術生涯的真實寫照。在威海衛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裡,他的名字早已與“精準”“可靠”緊密相連。從常規的腹腔鏡下膽繫結石手術、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到複雜的胃癌、大腸癌根治術,再到胰腺及肝膽等消化道腫瘤手術,他始終以“精進醫術”爲信條,不斷挑戰技術高峰。

不久前,他爲一位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術中突然發現患者血管存在變異,與常規解剖位置截然不同。這一突發狀況若處理不當,輕則導致手術失敗,重則危及患者生命。憑藉經驗精準分離,避開重要神經與血管,既完成根治性切除,又縮短了患者術後恢復時間。這樣的案例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不勝枚舉。

除了熟練開展各類常規手術,鄒積建還積極投身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腹腔鏡下微創保膽手術、腹腔鏡下胃轉流術等新技術的成功開展,爲患者帶來了福音,不僅減輕了他們的痛苦,更顯著改善了生活質量。

“有人問再選一次還當醫生嗎?我會!同事們大多也這麼想。儘管經常遇到不理解,甚至指責,但轉身進病房,眼裡還是隻有救人。難忘曾跪着在冰地上做心肺復甦,家屬卻質疑爲何不送醫;更難忘把腹腔大出血、被判定‘沒希望’的病人從鬼門關拉回,如今成了朋友。”鄒積建告訴記者。

“個人強不算強,團隊強纔是真的強。”鄒積建深知,一個科室的發展離不開團隊的共同進步。作爲科室的學科骨幹,他始終將個人成長與科室發展緊密結合,不遺餘力地發揮“傳幫帶”作用,助力年輕醫生快速成長。

在科室管理與教學培訓中,鄒積建配合科主任,定期組織年輕醫生開展病例討論。他會帶着大家逐幀回看手術視頻,詳細講解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項,將自己多年的臨牀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每次參加完上級學術會議,他都會第一時間整理帶回前沿技術,如“全腹腔鏡下消化道重建”等,並推動科室建立標準化手術流程,讓先進技術能夠在科室落地生根。

在他的帶動下,科室整體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多項手術入選威海市普外科優質診療案例。不僅如此,鄒積建還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參與編寫了《外科臨牀實踐》《現代外科學臨牀新進展》等專業書籍,將自己的臨牀及手術經驗轉化爲文字,爲更多年輕醫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料和指導。

“作爲一名從業20餘年的醫生,我對這份職業的感情很複雜。累是真的,但成就感也是真的,挽救生命時的價值感,是其他職業給不了的。”鄒積建說道。

從醫二十餘載,鄒積建始終堅守在臨牀一線,用精湛的醫術治癒患者的身體,用溫暖的關懷撫慰患者的心靈。他以匠心守護生命,用行動詮釋着“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醫者誓言,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不平凡的醫者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鄭晨 張鈺穎 鞠桐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