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是本分 醫者仁心顯擔當
“4號車廂緊急需要醫務人員,有小孩從三層臥鋪跌落……”今年7月中旬,在一趟由北京西開往武漢的動車上,聽到列車廣播有小朋友受傷需要救治後,北京中醫藥大學鍼灸推拿學院研究生王奡(ào)立即找到列車員表明身份,並趕往現場施救,最終孩子被成功救治。事後,當孩子家長找到王奡想要重謝時,他婉言拒絕,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諦。
當時,王奡乘坐的D37次動車正在行駛途中,廣播裡突然傳出有孩子從臥鋪跌落的急救信息。聽到廣播后王奡毫不猶豫地揣起針,找到列車員表明身份後趕往現場施救。“我從考下醫師資格證後,每天不管走到哪裡,都會隨身帶一包針,就是爲了以防萬一。”這一次,王奡的習慣派上了大用場。
據王奡回憶,當時孩子被家長抱在懷中,有兩三位乘務員在給孩子消毒,旁邊還圍着不少熱心的旅客。“孩子大概七八歲的樣子,家長顯得十分焦慮。”王奡立即安撫孩子、家長及周圍旅客,讓現場環境靜下來,然後他對孩子進行了具體治療。“經過初步診斷,孩子神志清醒,口齒不清,脈數,後腦有創口,無頭暈噁心、視物模糊等症狀。”
王奡先用乘務員提供的醫療用品給孩子進行消毒包紮,隨後又施鍼灸運行氣血,幫助孩子活血化瘀。“剛開始孩子不知道是受了驚嚇還是什麼原因,精神狀態不太好,話很少。但在我扎完兩個合谷穴後,孩子有了明顯改變,眼睛開始滴溜溜轉了,話也多了起來。”留針10分鐘左右,孩子說有點受不了這個針了,想拔掉。王奡拔掉針後,孩子自己跳下家長的膝蓋,在車廂裡來回活動起來。
在判斷孩子脫離危險後,王奡給乘務員留下了自己的電話,方便孩子有問題第一時間聯繫到他,隨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事情過去幾天後,孩子的家長通過乘務員加上了王奡的微信。家長表示想請王奡吃飯或給他發個紅包表示感謝,王奡全都謝絕了。“我是一名中醫學生,去做這些也不是圖什麼,而是在那種情況下,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王奡說。
後來,孩子的家長給學校發來感謝信。信中,家長誇讚王奡沉着冷靜、專業知識紮實、操作嫺熟,並提到:“更令我們感動的是,他耐心安撫孩子情緒,詳細說明後續護理要點,並建議我們抵達武漢後及時就醫複查。他的及時援手,不僅化解了危機,更避免了全家人的恐慌。得益於王奡同學專業的急救處理與科學的康復指導,孩子傷勢恢復良好,現已完全康復。”
家長在信中感謝王奡挺身而出的仁心與精湛的醫術,並表示:“他以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諦,展現了貴校學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卓越的專業素養。懇請貴校對王奡同學予以表彰!他的善舉讓我們看到年輕一代中醫人的擔當,更讓公衆感受到中醫傳承的溫暖力量。”
王奡本科階段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鍼灸推拿,積累了不少臨牀經驗,隨後考取了鍼灸推拿學的研究生。拿到醫師資格證後,王奡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義診活動。寒暑假回老家,親朋好友也時常找他問診。
“鄉親們的一些常見病,比如肩周炎、頸椎病、腰痛、腿痛,包括更嚴重一些的失眠、心臟病、高血壓等,我處理得比較多。甚至家中有些病重的老人,也會找我通過鍼灸配合中藥,對他們進行臨終關懷,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在長時間的積累下,王奡的臨牀經驗更加豐富。
“我作爲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學生,作爲一名醫生,無論是這次的小孩子,還是老家的親朋好友,看到別人需要幫助,都應該挺身而出。”王奡說。
文/本報記者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