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cloud變革 重塑AI鏈版圖
2026年AI算力產業趨勢與臺廠受惠概覽
全球資料中心資本支出2026年近逼5,000億美元,AI運算正從「GPU獨霸」邁向「ASIC化與Neocloud(新世代雲端)多元化」新時代。法人預期,這場由Neocloud帶起的「算力去中心化革命」將重塑全球AI供應鏈版圖,臺廠憑藉在先進晶片設計、伺服器整合與散熱電源系統的完整實力,可望搶下次世代AI基礎建設大餅,成爲最大受惠羣。
臺灣供應鏈在此浪潮中,將扮演關鍵角色。鴻海、廣達、緯創、緯穎受惠於AI伺服器組裝與系統整合需求;奇𬭎、雙鴻、健策受惠高功率液冷散熱模組出貨放量;臺達電、光寶科、貿聯-KY、川湖受惠高效率電源與機構件升級。
晶片設計端則由聯發科、創意、世芯-KY掌握AI ASIC開發主動權,力旺、M31持續佈局先進製程IP與安全模組,成爲AI晶片生態的重要支撐。
法人預估,2026年全球資料中心資本支出將達4,990億美元、年增17%。其中,北美四大雲端巨頭Amazon、Google、Microsoft、Meta合計年增20.6%;而新興AI算力租賃平臺(Neocloud)年增率更高達50.7%,成爲推動AI基礎建設的關鍵動能。
AI模型規模持續擴大,推升資料中心造價,每百萬瓦建置成本已達1,200至1,400萬美元,促使Neocloud成爲新興算力焦點。
Neocloud(Next-generation Cloud)以AI訓練與推論租賃爲核心,主打高密度GPU部署、靈活合約與即時交付,強調硬體導向、高效率與資料主權。不同於傳統CSP(如AWS、Azure)聚焦軟體與通用雲服務,Neocloud採「輕軟體、重硬體」策略,專注於AI模型運算效能與GPU可用率。
其商業模式包括兩類:一爲「長期算力合約」,確保供應穩定與回收固定;二爲「按需租用制」,讓AI新創與研究機構以低門檻獲取運算資源。
目前主要Neocloud業者包括:CoreWeave,獲NVIDIA技術與資金支援,爲全球最大AI GPU租賃平臺之一,並與Microsoft、OpenAI簽訂長期算力合約;Nebius自Yandex分拆,主攻多區資料中心與資料主權;Oracle Cloud(OCI)則攜手OpenAI、SoftBank推動「Stargate」計劃,預計2030年前建置10GW AI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