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DeepSeek雙擎驅動,好未來AI重塑教育全鏈條

T4學習機的AI助手正引導一名孩子逐步拆解複雜的數學難題;而幾步之遙,另一名小觀衆則沉浸在素養機器人的拼搭挑戰中——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內學而思展臺上圍滿了前來體驗的小觀衆們。隨着以大模型技術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加速發展,教育正成爲AI垂類應用落地最快的領域之一。

近日,好未來發布了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2026財年Q1財報,其Q1淨收入從上年同期的4.14億美元上升到本季度的5.75億美元,亮眼成績的取得在於學習服務和AI驅動的智能硬件穩步增長。事實上,作爲國內教育大模型的“頭號玩家”,AI已經融入好未來的各大業務中,各項產品已經被AI深度重構。

AI戰略開花結果

2026財年Q1,好未來淨收入從上年同期的4.14億美元上升到本季度的5.75億美元,歸屬於好未來的淨利潤爲3128.2萬美元,同比增長174.36%。好未來的利潤率也持續上漲,而這背後是好未來規模效應釋放、運營流程優化以及AI技術提效。

所謂AI技術提效,是好未來在AI大模型上的重點佈局的三條路徑。即AI學習教練,利用AI Agent來協助老師完成諸如跟蹤學生出勤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回答問題以及管理日常事務等任務,提高了工作效率;AI數字人,利用AI驅動的數字人技術降低部分科目內容製作效率;AI題目生成系統,AI輔助試題設計與生成。

據瞭解,AI“改造”各大教育公司的業務早已不是新鮮事,從拍照搜題、AI批改、口語訓練等基礎功能升級到參與交互、陪伴等,AI爲教育行業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教育公司也積極擁抱AI給產業帶來的變化,好未來更是走在了教育公司前列。九章大模型早已嵌入到學而思的各個業務當中,好未來的產品也均被AI深度重構。

在剛剛結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好未來旗下學而思攜學習機T4旗艦款、網校AI編程、素養機器人、九章愛學App等產品亮相,通過實機演示、全息交互與多平臺聯動,系統性展示學而思的AI教育生態建設。

學而思素養機器人是面向6—16歲學生的STEAM教育解決方案,通過機器人編程、工程實踐與跨學科任務驅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該項目已聯合樂高®教育落地全國超20城,以“搭建—編程—挑戰”模式實現寓教於樂;網校AI編程也是聚焦6—16歲青少年,打造覆蓋Scratch啓蒙、Python進階、競賽實戰的系統課程體系,以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與創新能力。

“九章愛學”APP則是受邀參加本屆WAIC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展。“九章愛學”APP是好未來基於自研大模型打造的數學智能學習平臺,致力於以AI驅動的交互式問答方式提升學生數學理解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還值得關注的是,今年2月學而思正式發佈全新升級的“小思AI”App,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標誌着其在AI教育領域邁入智能輔導與思維啓發並重的新階段。此次產品集成了通用大模型DeepSeek的強大推理能力,同時融合了好未來自研的九章教育大模型,實現對複雜題型的識別解析、學習路徑的個性化推薦及高質量內容的精準匹配。

學而思執行總裁位晨在剛剛過去的WAIC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結合正在深入多場景、多維度展開,覆蓋教與學的全鏈條。“我們希望通過技術能力重塑教育場景現狀,最終賦能學生成長,也就是從‘輔助學習’到‘成長賦能’。”位晨如是說。

學而思的參展成果,正是AI+教育“從技術突破到場景落地”的生動體現。 自2017年成立AI Lab起,學而思作爲教育科技企業的代表,持續深耕教育科技創新:2019年獲批承建“智慧教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2023年更成功推出首批通過備案的教育大模型—“九章大模型”。

而在今年7月,好未來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開發了“師承萬象”大模型,它是首個緊扣新課標的知識體系的基礎教育大模型,該大模型已經進入到北京市教委的AI應用超市,與此同時,在北京市海淀區、東城區等60 多個公立學校已經開啓試點。

雙大模型引領學習革命

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火爆出圈,DeepSeek大模型憑藉其強大的推理能力與較低的訓練成本,爲教育行業帶來了顯著的技術賦能。這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更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使教育在高質量、普惠性與個性化三方面的兼顧成爲可能。

通用大模型如同“通才”,跨領域能力出衆;而教育垂類大模型則是“專才”,必須深度解構教學邏輯、吃透細分場景,才能駕馭教育生態的複雜性與多樣性。DeepSeek大模型憑藉其強大的推理能力和較低的訓練成本,爲教育行業帶來了顯著的技術賦能。好未來在年初接入了DeepSeek,但其自研的九章大模型專業大模型也在持續進步。

而從目前看,AI學習機已經被證明是最適合AI+教育的硬件,也是各家教育公司都在重金投入的賽道。學而思、新東方、作業幫、猿輔導、科大訊飛等公司均在學習機賽道上加碼。

不過,在“內容爲王”的用戶需求下,學而思學習機一直備受家長與學生青睞,而好未來也在給內容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學習機的AI能力。

2025年5月,學而思學習機T4旗艦版上市,在延續旗艦系列AI學習基因的基礎上進行重大升級,首次提出“提問是更好的學習”核心理念,全面打造AI引導下的主動思維型學習方式,重新定義學習機的“思考力”。

值得關注的是,T4旗艦版由學而思自主研發,更是首次引入“雙核大模型”——學而思自研MathGPT與DeepSeek大模型,通過自然語言理解、語義推理與知識圖譜聯動,構建“小思AI 1V1”學習系統。系統不僅回答問題,更能引導學生主動提問、持續追問,推動從“被動做題”走向“主動構建知識”,深度激發學習內驅力。

學而思學習機T4旗艦版的推出標誌着學而思學習機正式從“智能批改工具”邁向“AI認知教練”,開啓以AI引導提問、激發思考、輔助構建的教育新階段。

“相比於傳統硬件廠商,教育科技品牌的優勢在於教育方面的積累,無論是在內容資源還是對學習場景的理解上,都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我們看來,通用大模型和垂類教育大模型會長期共存,通用大模型什麼都可以做但不一定做得好,垂類大模型在垂類任務上可以做到性能更好、性價比更高。”位晨表示。

位晨直言,“教育是精耕細作、需要專業積累和用心投入的行業。用AI來輔助孩子學習,目標是省力,但打造好技術和產品的過程是非常費力的。通用大模型很難在每一個細分領域深入到極致,在教育領域,往往教育科技企業才能夠、才願意去做細緻長期的投入。”

如今,依託從學習機內置的“小思AI”到九章大模型支撐的全場景應用,學而思已實現“到店、到家、進校”等教育場景的全面滲透。 學而思不斷拓展教育邊界,探索教育與科技融合的廣闊前景。

學而思學習機AI產品負責人李通指出,在大模型出現之前,AI技術已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隨着OpenAI o1及DeepSeek這類推理式大模型的出現,AI開始具備更好的邏輯推理能力和任務規劃能力,呈現出更大的潛力去復刻優秀教師的智力與教學思維,從而解決長期困擾教育行業的“供需不平衡”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普惠。

編輯: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