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兩會 | 智繪未來:“超級引擎”驅動未來之路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爲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天津堅持以“三新”“三量”爲重要工作抓手,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如何在持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塑造新優勢?2025年全國“兩會”上,天津代表委員們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展開熱議,紛紛建言獻策,共繪發展藍圖。
開年以來,天津市投促局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全力衝刺,向“新”求“質”,取得了良好開局。全國政協委員、市投促局局長楊柳表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精準把握天津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一方面,通過實施“羣星計劃”,引導各區打造“一區一業”品牌,培育良好的產業發展土壤;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資時注重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賽道項目,播下產業發展的“種子”。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表示,榮程集團將持續聚焦新質生產力,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在技術創新方面,聯合氫能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氫能技術和產品升級,加速氫能運輸模式的市場化應用。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計劃在京津冀及外省市重點區域加大加氫站的投建力度,預計到2025年累計投運加氫站達到20座。此外,集團還將建設投運氫燃料電池產線,並聯合生產氫能重卡,進一步向產業鏈前端延伸。
“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國產操作系統將持續發揮安全可信技術優勢,築牢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堅實底座,讓新質生產力釋放出更加強勁的動力。”全國政協委員,麒麟軟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諶志華指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應通過基礎軟件先行,挖掘國產算力潛力,夯實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算力底座,推動各行業的信息化和數智化轉型。
石化產業作爲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王百森介紹,天津石化將以高水平科技創新爲驅動,提升開放創新能級,充分利用中國石化在津的科技研發資源,推動石化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加快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工廠,打造“AI+”轉型平臺;構建“產業+創新”生態圈,推進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建設,助力天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於旭波提出,打造以企業爲主導,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協同支撐的產學研用融通創新體系,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建議強化企業創新決策主體地位,在國家層面科技重大專項指南編制中,對於涉及產業發展的科研專項,建立以企業爲主體的科技立項制度。同時,完善科技創新戰略決策諮詢機制,讓企業家深度參與科技創新決策與管理,提升其話語權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