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將衝擊臺灣農業 吳芳銘:恐成國安危機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芳銘指出,零關稅對農漁業衝擊非常大,臺灣農民如休耕、消費者都買進口商品,恐造成國安危機。(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大轉彎,除了對大陸加徵125%關稅,其餘75個國家有90天關稅緩衝期,將關稅降至10%。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芳銘11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表示,零關稅對農漁業衝擊非常大,如果臺灣農民休耕、消費者都選擇進口商品,未來再有Covid世紀病毒、災難,臺灣糧食自主率會影響到國安危機。
吳芳銘說,美中對抗一定會受傷,但誰會輸要看後續談判,以及貿易新秩序回往哪裡走,如果全世界不跟美國戰隊,選擇跟大陸戰隊,那形況就不一樣。美中衝突逐步升高,從過去到現在已經不是戰略伙伴,而是老大跟老二在爭霸,要大家選邊站。
不過臺灣農漁產市場,在零關稅上是否有可能?吳芳銘認爲,零關稅對農漁業等衝擊非常大,就像臺灣跟紐西蘭簽署的FTA,紐西蘭要求臺灣進口相關鹿的產品,可見談判是全面性的。目前臺灣豬肉自主率9成,美國佔1.2%,美國會要求臺灣政府讓美豬大幅度進口,又因爲價格非常便宜,一定衝擊臺灣豬農,其他像「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臺灣內部市場較少,9成以上進口,依賴度很高。
吳芳銘指出,臺灣主要是小農、土地零碎化,但美國是大農場,基本上單位成本低,且是大規模機械化耕種,如果美國蘋果零關稅進口,那臺灣梨山蘋果不可能會有競爭力,後續如果臺灣農民多數休耕、消費者都選擇進口商品,對於農民整體收益會面臨很大的痛苦,又如果未來再碰上Covid世紀病毒、災難,臺灣糧食自主率能撐多少天,已經影響到臺灣國安危機。
吳芳銘說,臺灣農業要有不同的思考,臺灣農業需要國家隊,幫臺灣農產建立品牌、通路打團體戰,而不是讓小農單打獨鬥,以茶葉爲例,世界熟悉的是英國的紅茶,而不是臺灣青茶、烏龍茶,泡法也跟西方不同,甚至連臺北人、大陸都不會泡臺灣的茶,我們茶葉這麼好要如何行銷出去,這是需要去付出教育成本的。紐西蘭奇異果在臺灣市佔率9成多,還是不斷有廣告、宣傳促銷,那臺灣在全世界市場裡,有這樣做嗎。
吳芳銘表示,臺灣農產蝴蝶蘭、茶葉、毛豆、漁產等,2024年產值49億多,佔出口比例12%左右,佔臺灣農業產值5%,不過不要小看出口,這些會讓臺灣內部價格、農漁民收益穩定,所以要思考農業結構,哪些是自用、哪些是出口,還是要做分流,從生產端到銷售端,建立好的產業鏈。
吳芳銘說,川普關稅對全世界是史詩級風暴,如果不好好面對,會集體滅頂,尤其小國、中小企業,更危險,這幾天五金產業、紡織、傳產、科技業都無法出貨,但產業鏈是一串肉糉,相關產業要一個一個匯聚,而非不是一蹴可幾,比如美國有晶圓設計能力,但沒有生產能力,美國已經離開生產環境太久,填補都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