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業憂零關稅 恐演國安危機
北農總經理吳芳銘11日受訪時指出,如果臺灣農漁產市場往零關稅方向前進,恐對農漁業衝擊非常大。(本報資料照片)
針對美國關稅戰對國內農漁畜產業衝擊,農業部昨兵分多路展開座談。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芳銘11日則示警,如果臺灣農漁市場變成零關稅,不僅對農漁民衝擊非常大,若消費者都選擇進口商品,臺灣農漁民休耕、停捕,會影響糧食自主率,未來若遇到像新冠肺炎等災情,糧食自主率低就會變成國安危機。
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昨下午與高雄業者座談遠洋產業支持方案,他在會後表示,目前業者普遍擔憂,銀行此時對產業信心降低,恐怕「雨天收傘」收回貸款,黃應允將業者心聲轉達給財政部,由公部門協調共度難關。
漁業署長王茂城昨在蘇澳區漁會向漁民及業者表示,漁業署有金融上的支持、外銷獎勵以及提升漁船設備等3項作法,盼協助漁民及相關產業度過難關。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則直言,關稅風波就是「大人打架,害死囝仔」;南投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也說,外銷美國的農產品若課徵10%以上的關稅,將對臺灣小農相當不利。
另茶葉及蘭花,美國是我國最大出口市場,農業部11日也邀請茶商、蘭花商等召開座談會,業者提及擔心高關稅使進口農產品漲價,導致購買意願及數量萎縮,農糧署長姚士源指出,確有蘭花業者在宣佈32%對等關稅後一度暫緩訂單,目前下調爲10%後訂單依舊照走,並提供「關稅影響通報平臺」,協助業者因應。
不過業者指出,蝴蝶蘭可調節產期,目前已加速生產,盼趕在10%關稅時輸至美國,而蝴蝶蘭爲排程生產,預估最快影響3個月至6個月後纔會顯現。
農業部統計,我國茶葉去年出口6202公噸,其中美國爲最大出口國、佔比達29%;蝴蝶蘭爲我國主要花卉出口品項,外銷總值達新臺幣49.4億元,其中輸美佔約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