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零關稅」談判引農業界擔憂 王鴻薇籲排除農產品、規劃配套

▲農業部長陳駿季。(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於9日宣佈,將暫緩實施「對等關稅」90天,作爲談判觀察期。總統賴清德也宣佈,將與美國以「零關稅」爲基礎展開貿易談判。但不少農民憂心,若臺灣對美國進口農產品實施零關稅,恐將嚴重衝擊國內農業。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11日)在立法院質詢農業部長陳駿季時問道,「零關稅」是否可能涵蓋農產品?陳未正面迴應。王指出,臺灣對美國的出口中,農業僅佔1%,但工業產品佔99%;她建議應排除農業產品,並預先擬定完整對策。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偕同副院長鄭麗君赴立法院,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專案報告並備詢。王鴻薇提到,全臺灣都關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賴清德也曾表示,臺灣將是首波與美國展開談判的國家。但她質疑,截至昨日已有15國展開談判,所謂「首波」,是指前10國還是前20國?並追問最晚何時可望達成共識?卓榮泰迴應,目前尚無任何國家明確表示已展開談判或達成協議。他認爲,尚未發生的事應留有醞釀空間。

王問,所以現在沒有辦法答覆她什麼時候之前可以跟美國完成第一波交涉嗎?卓說,第一波什麼時候交涉?什麼時候有結果?相信沒有一個國家會知道,但我國會爭取最快的時間,跟美國做出最有利的交涉。

王鴻薇接着提到,這兩天大家關心賴清德投書的「賴四條」,包括賴清德提到,願意在互惠基礎上以「零關稅」進行談判,但是這件事就引起外界高度重視,想問農業部長,農業產品會不會談零關稅?

陳駿季指出,農產業跟工商業的產業是不一樣的,農業本身在未來跟美國談判時,一定會秉持維持穩定跟農業發展。王說,所以不排除有農業產品從零關稅談起嗎?

陳駿季迴應,我國農業產品以現在的稅則有157項,但157裡面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目前希望可以繼續維持。王鴻薇表示,美國來臺灣的農產品貿易加權平均稅率是9.3%,距離零關稅有9.3%,工業產品是1.4%,所以跟零關稅比較接近,農業產品是差距大的,所以具體建議,因爲對美的農業佔1%,工業產品佔99%,因此建議應優先排除農業產品,併爲農業領域擬定周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