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衝擊製藥 臺灣恐釀缺藥危機
川普關稅政策衝擊製藥,臺灣恐釀缺藥危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左)在白宮玫瑰園,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右)拿着手板宣佈實施對等關稅國家,其中對臺灣開徵32%關稅。(圖/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繼宣佈對臺課徵32%對等關稅後,3日在空軍一號上表示,很快就會對進口半導體、藥品開徵關稅。藥師公會全聯會指出,雖然臺灣輸美的藥品不多,但臺灣75%藥品仰賴進口,其中不少都來自美國,萬一有風吹草動,如歐盟將關鍵的原料擋住,臺灣將首當其衝,恐出現缺藥危機,政府應趁早提高藥品採購量。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臺灣75%藥品仰賴進口,世界十大藥廠有七大在美國。臺灣進口的美國藥品多爲原廠專利藥,包含癌藥、抗體藥、抗生素等,新冠疫苖輝瑞公司也在美國。國產藥賣到美國的不多,加收藥品關稅對臺灣衝擊不大。然而,他擔憂的是川普關稅政策將導致藥品供應的混亂,不得不小心看待,例如受衝擊的歐盟,若聯手將關鍵原料擋起,美國的藥品就無法量產,藥品供應出問題,臺灣將首當其衝。
黃金舜說,臺灣市場小、藥價低,產能出問題,倒黴的就是臺灣,廠商恐不會將藥品輸臺,造成缺藥,政府應趁現在提高藥品採購量,過去採購1萬顆的藥品,此時應採購到1萬2000顆,及早備好。同時,應鼓勵國藥國用,降低對進口藥的依賴。全世界先進國家都使用學名藥,費用低,能將省下的錢造福更多病患。
臺灣製藥同業公會理事劉宗玲指出,我國2024年製劑出口額爲8.1億美元,對美出口額爲新臺幣3億,佔總出口額的37%;同年原料藥出口額爲1.7億美元,對美出口佔總出口額10%。
輸美原料藥以癌症、中樞神經、心血管疾病、抗感染及抗生素爲主;輸美製劑則有抗癌藥物、中樞神經、消化器官、泌尿系統及抗微生物製劑等。2024年,輸美的原料藥及製劑共3.27億美元,其中超過1000萬美元的產品爲生物製劑、疫苗及荷爾蒙類用藥及其原料藥。
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說,我國原料藥出口以歐美市場爲多,但相對於其他國家出口到美國的藥品,臺灣比例算少。若川普規劃增加藥品關稅,唯一好處是中、印原料藥出口輸美受阻,增加臺灣取得原料藥及學名藥的機會,但也可能造成全球學名藥競爭加劇,臺灣須增加競爭力。
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採穎說,國內一些藥廠靠輸美賺錢,一旦關稅增加,營運成本上升,加上健保砍價,製藥產業恐變成「慘業」,連帶影響國人用藥權益。藥品是用來救人的,在川普宣佈下一步之前,政府可將保健食品作爲談判籌碼,考慮進口產品免關稅,換取藥品輸美不加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