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總座吳芳銘憂關稅影響擴大!波及金融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芳銘說,美國總蓊川普以各國短期間不可能找到商品替代性市場,來逼大家跟他談條件。(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10日清晨宣佈,對未報復美國的75個國家給予90天關稅緩衝期,將關稅降至10%,但對大陸加徵125%關稅。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芳銘11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表示,歷史上只要是打貿易、關稅戰大家都沒有好下場,現在影響的不只是經濟,更是金融,各國要去想貿易秩序該如何重建。

吳芳銘說明,美國主要透過印美元就可以輸出,透過全世界生產買到各種便宜的商品,甚至工廠也在外面做代工,賺取服務貿易,做研發設計和品牌,如同過去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所說,世界各國做代工,微笑曲線2端,一邊是RMD,一邊是品牌,所以所有品牌價值和其他服務貿易、第三級產業都是美國賺的,甚至星巴克咖啡從歐洲、中南美洲買的咖啡豆都是便宜的,事實上美國本來就收割這些利益,又把收益拿去買美債。

吳芳銘表示,川普18小時大轉彎,其中因爲美國財政部長說美債值率一直飆升,當初covid-19發生時,流動率不足,引起很多人的擠兌、矽谷銀行發生危機就是美債問題。臺灣合作金庫、農業金庫有農會做投資,這幾年來也有未實現虧損的問題,就是因爲買了美債,大家爲何希望美國的聯準會去降息,因爲降息可以促使經濟更活絡,美債的值率利也不會那麼高,大家才能解套,不然未實現的虧損會太大,而且美國持續擴增本身的債務,川普看到美債一定會嚇一跳。

吳芳銘說,現在美國和大陸兩邊在喊價,有點幼稚,像2輛火車對撞,不過也是川普和中方領導人習近平各自有個性,也是做爲大國的底氣,美國是消費大國,全世界三分之一東西往美走,大陸內需人口也夠多,原本在想一帶一路或和歐盟談好相關條件,所以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才分析,未來全球貿易減掉美國的體系會產生,如果全球聯合起來,美國就會被孤立,但是以美國這麼大的消費地市場,大家顯然不會放棄,這也是川普以各國短期間不可能找到替代性市場,來逼大家跟他談條件。

吳芳銘坦言,各國也要去想這樣的貿易秩序要如何重新建構,這對世界貿易金融一定充滿不確定性,而且將維持一段時間,人最害怕風險不確定性,所以不知道如何重新訂價,所以比特幣還是維持它的強勢,另個避險指標黃金,日圓也在往升值路上前進,如此影響的不只是經濟,還會影響金融。

吳芳銘指出,美國做爲貨幣霸權,同時兼具全球主要貿易貨幣,還有各國央行儲備貨幣,所以美元貶值對美有好處,但貿易戰打下去會對美元信用形成重大影響,美元持續貶值有利於美國東西出口,但對於美消費者來說,在高關稅的情況下,又加上美元貶值,人民生活勢必會痛苦好幾倍,以iPhone爲例,恐飆升2至3倍,iPhone當然也可以在美國生產,但需要花更多的錢去國外買零件回來,整體全球不確定性不斷攀升。

吳芳銘也說,從歷史上只要是打貿易、關稅戰大家都沒有好下場,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無論是19世紀共和黨總統或1920、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等。爲何把經濟主權打開,在於比較利益原則,可以在世界買到便宜的東西,有的因爲生產技術或特殊資源,如石油礦產等,大家是在分享體系中去談,無法逐項討論,所以協商和協議中,各國一定都在一籃子裡去達成共識結果,讓貿易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