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外賣市場再掀補貼戰!電商巨頭燒錢爭「即時零售 」
伴隨餓了麼也加入京東與美團的外賣補貼戰局,加上外賣與電商的邊界逐漸消融,擴大成爲大廠爭奪即時電商的新大戰。(新華網)
大陸外賣市場的戰火再度升級,繼美團、京東混戰後,餓了麼也開始以補貼加入戰局。餓了麼4月30日在官方公衆號寫下,「我們不打口水仗,只發真福利」,宣佈加大平臺補貼力道,開啓平臺「餓補超百億」大促。看似不賺錢的外賣爲何成爲了大廠們的兵家必爭之地?分析燒錢的背後是巨頭越來越看到外賣向外延伸的價值,讓一場即時零售的新戰局開啓。
稍早隨着京東的進軍外賣市場挑戰美團,衝刺獲利關口的餓了麼卻突然打起補貼戰,背後反映的或許更多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意志,比起外賣市場的得失,更值得阿里在意的,是電商老對手京東在「近場」的逼近。
根據第一財經報導,在餓了麼的動作背後,阿里的「近場」即時零售整體佈局正浮出水面。4月30日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正式升級爲「淘寶閃購」,並在淘寶App首頁Tab以「閃購」一級流量入口展示,首日上線50 個城市,後續5月6日推廣至全大陸。
這凸顯外賣與電商逐漸匯入同一個戰場,爭搶的都是消費者的零售需求,美團、京東與阿里之間的競爭,正在進入「即時」與「送萬物」之間如何打通的考驗。在這場外賣電商混戰裡,即時零售的邊界逐漸消融,誰能率先打通「萬物到家」的最後一公里,正在成爲零售下半場的重要問題。
進一步分析來看,外賣代表即時履約、高頻率用戶,是電商平臺打開流量瓶頸、應對價格競爭的可能路徑,同時在消費者對即時滿足要求越來越高之下,即時零售的增長對傳統電商的威脅也正放大。
依據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佈的《即時電商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即時電商市場規模達到2兆元人民幣、年增率36%,顯示即時零售對消費者需求的搶奪能力正在迅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