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換照年齡下修 偏鄉長者難行

新北三峽19日發生嚴重車禍,78歲駕駛高速暴衝釀3死。交通部公佈高齡駕駛管理檢討措施,換照年齡從75歲下修至70歲。此爲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三峽19日發生嚴重車禍,78歲駕駛高速暴衝釀3死。交通部公佈高齡駕駛管理檢討措施,換照年齡從75歲下修至70歲。臺大名醫批評,最危險的駕駛是年輕氣盛亂開車、不太會開車的人,交通部應做好根本原因分析,並將偏鄉老人交通問題納入考量。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亦強調,年齡僅是輔助判斷身心能力衰退額外依據,交通部應儘速提出更全面性、系統性及定期性的實質改革。

臺大兒童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高齡駕駛傷亡數高,但肇事較多的族羣其實是18~24歲,最危險的駕駛是年輕氣盛亂開車、不太會開車的人,不懂爲何要特意修改年齡限制。

李秉穎強調,加強交通安全,最重要的是「根本原因分析」,而非以個案推論,應分析不同年齡層危險因素、事故發生率。下修換照年齡對偏鄉長者影響可能更大,偏鄉公車班次少,甚至沒有公車,叫計程車、走路又不方便,交通部提出方案,高齡駕駛繳回駕照將提供TPASS優惠,對偏鄉長者根本沒幫助,應考慮這些需要被照顧族羣便利性。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表示,交通部祭出自願繳回駕照補助TPASS措施,但中南部公共運輸不普及,成效恐不高,建議提供每月固定次數或金額的公共小黃,當月未使用完不累積至下月,對中南部長者較有實質幫助。

交通部長陳世凱迴應指出,偏鄉各鄉鎮縣市都有幸福巴士與幸福小黃,TPASS也已納入兩者,對民衆更重要的是普及性,對於立委建議每月有不累加的免費搭乘次數,涉及經費編列,要盤點預算是否足夠,將於3個月內研議。

對於近日多起車輛撞行人事故,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說,交通事故不僅發生於高齡駕駛,也有其他年齡層駕駛肇事,年齡僅是輔助判斷額外依據,交通部應儘速提出更全面性、系統性及定期性的實質改革,針對所有駕駛以「安全與其他道路使用者互動的能力與知識」爲核心,作爲判斷駕駛能否合格上路標準,儘速端出改革時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