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羣衆矛盾糾紛護航低空經濟發展
□法治日報報記者韓宇
遼寧省法庫縣人民法院大孤家子人民法庭坐落於法庫縣域南端,轄區涵蓋5個鄉鎮63個行政村。值得一提的是,法庭轄區還有東北地區航空產業基地,經濟特色鮮明,對司法服務有着多樣化需求。
近年來,大孤家子法庭積極探索創新,以“五多工作法”爲抓手,全力打造多元解紛工作室品牌,並致力於護航低空經濟發展,爲轄區繁榮穩定提供堅實司法保障。
發揮“五多工作法”作用
“大孤家子法庭緊緊圍繞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創新形成‘五多工作法’,即圍繞法律文書解讀多說話、圍繞羣衆方便多跑路、圍繞基層組織多溝通、圍繞人民調解員多指導、圍繞糾紛當事人多調解。”談及大孤家子法庭的實踐創新,法庫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有偉如數家珍。
實踐中,大孤家子法庭爲讓羣衆少跑路,設立“法官公示牌”,將法官信息覆蓋轄區63個行政村,方便羣衆聯繫法官。同時,法庭工作人員定期下沉網格積極開展田間走訪活動,特別是春耕期間,法官深入田間地頭,主動排查糾紛隱患,採取“實地丈量+現場調解”模式,有效避免矛盾升級。
近日,大孤家子鎮拉馬橋村村民老李認爲鄰居老劉佔了他家兩壟地,便起訴了老劉。
大孤家子法庭詢問村委會得知,老劉在洪澇災害發生時用這兩壟地作爲排水溝向外排水,並非佔用。經過調解,老李撤回了起訴。
在構建基層解紛體系方面,法庭與基層組織多溝通,聯合鄉鎮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共同組建了“基層解紛服務團隊”。爲更便捷服務羣衆,在轄區5個鄉鎮分別設立非訴解紛工作站。
此外,大孤家子法庭還建立“一案一總結”機制,提煉類案處理規則,及時發佈典型案例,指導人民調解員調解工作,定期開展調解員培訓工作,不斷提升整個轄區糾紛化解能力。
構建多元解紛工作室
“我們以‘專業化、品牌化、便民化’爲明確目標,全力構建多元解紛工作室品牌。”大孤家子人民法庭庭長劉永強介紹說,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前端預防、中端調解、末端確認”全流程閉環工作模式。
今年年初,一起婚約財產糾紛起訴到法庭,原告郭某要求被告錢某退回金項鍊及金手鐲。被告稱彩禮錢已退還,手鐲丟失,項鍊不同意退還。經過法官耐心調解,被告退還兩萬元金飾款,郭某欣然接受。
針對此類糾紛,大孤家子法庭向下轄鄉鎮發送司法建議,建議鄉鎮提倡廣大村民理性面對彩禮,塑造良好家風。
值得一提的是,大孤家子法庭以全國模範調解員王金福爲典範,成立“王公正工作室”。工作室配備專職法官、經驗豐富的調解員以及行業專家,確保調解結果科學公正,讓當事人心服口服。
在一起家庭土地糾紛中,宋大娘想要回1998年讓二兒子代耕的土地,但二兒子卻以自己耕種多年爲由拒絕歸還。
王金福與法官相互配合,多次向宋大娘的二兒子和二兒媳講解其中的法律關係,並分享家庭相處之道。最終,促成宋大娘的二兒子歸還土地。
“大孤家子法庭打造專業化工作室,通過整合多元力量,對涉土地類糾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糾紛化解模式。這一模式具有很強的可複製性,爲更多行業糾紛化解提供有力司法支持。”陳有偉欣慰地說。
服務低空經濟新業態
在大孤家子法庭轄區內,建設有東北地區首個國家級通用航空產業示範區,有着獨特的產業優勢。法庭敏銳地捕捉到低空經濟產業鏈司法需求,積極探索形成“預防—調解—審判—保障”四維護航模式。
“爲更好服務低空經濟等新業態,大孤家子法庭緊密結合行業特點,構建動態風險防控體系,建立了‘一企一檔’動態監測機制,定期走訪園區內30餘家企業。”劉永強介紹說,2024年,大孤家子法庭工作人員通過深入企業調研,幫助企業規範15份合同模板,使得企業訂單履約率提升30%,爲企業穩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考慮到低空經濟技術迭代快、交易標的大等行業特點,大孤家子法庭詳細梳理了航空設備買賣、租賃等12類風險點,幫助企業提前防範法律風險,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案件處理方面,大孤家子法庭專門開闢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對於航空設備買賣、租賃等糾紛優先進行調解。
前不久,在某通用航空產業企業涉及550萬元尾款糾紛案件中,大孤家子法庭法官靈活運用“線上+線下”雙軌溝通方式,積極協調各方當事人。經過不懈努力,僅用10天就促成還款計劃達成,成功避免企業資金鍊斷裂,保障了企業正常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