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抗戰勝利成終戰 國史館未脫皇民化?(丘智賢)
近年臺灣政界、學術圈喜歡用「終戰」來取代抗戰勝利,但是日本當年就是投降了,刻意不提投降,反而是對歷史的遮掩與說謊。(圖/美聯社、張若彤臉書)
民國34年8月15日上午7時,中美英蘇四大盟國,同時廣播日本無條件投降;盟國接受日本投降後,日本天皇裕仁對其臣民廣播終戰詔書,當時日本國內仍有許多主戰聲浪,軍方甚至發動政變,想要阻止投降。裕仁從神格天命,到戰敗可能成爲階下囚,爲了安撫國內,避免政潮,只能在文字上粉飾太平,並且推卸責任,日本國內也爲了避免戰敗的難堪,而選擇使用終戰一語。
但無論裕仁如何遮掩,詔書廣播中已明確接受了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的內容,若再有所懷疑,就去看看當年日軍聽聞後,痛哭流涕、跪地不起,甚至切腹自裁的場景與紀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與亞洲,罪行累累,無限制的擴張野心,終於走到了盡頭,等待許多人的,是國際戰爭法庭的被告席。
令人痛心的是,在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之際,隸屬於中華民國總統府,掌理纂修國史事宜的國史館,舉辦的相關活動,竟冠以「從中日戰爭到終戰接收」這樣的名稱,名不正自言不順,爲了包裝臺獨,國史館可以不顧歷史事實與烈士鮮血、同胞犧牲,似仍附列於日本臣民之屬。
更可怪的是,一個賴政府,對於怎樣稱呼、定義抗戰,也出現了自相矛盾的亂象,去年未編任何紀念預算的國防部,近日趕忙製作「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徽章」,分贈陸、海、空三位健在抗戰官兵,表示自己也沒遺忘抗戰,又是終戰、又是勝利,到底立場爲何?
陸委會稱抗戰勝利80年、臺灣光復80年、聯合國成立80年,都是大陸的歷史論述戰,這3個80年,難道不是歷史事實?當年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是抗戰勝利的領導者、臺灣光復的締造者,又是聯合國憲章的簽署者,豈能後人不認前事?賴政府不同部會各唱各調,而傳達給下一代的教材,竟是所謂「開羅宣言無用論」、「臺灣地位未定論」,這種種情況,更不能用所謂多元史觀的藉口搪塞混充。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爲表彰勳勞,特別制頒抗戰勝利勳獎章,頒授對象不僅是本國着有貢獻的軍人、公務人員,以及社會代表人士,也包括了友邦人員,過程嚴謹莊重,獲頒者也時感光榮,政府後又制頒抗戰勝利紀念章;抗戰勝利70週年時,馬英九總統曾應社會各界呼籲,重新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以示政府尊崇,當時明訂,凡在抗戰勝利日之前入伍的在案的官兵,以及有功人士,均可受頒,當年,國防部也製作了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徽,但這僅是作爲紀念活動的贈品而已,不能與經過審查過程頒發的紀念章相提並論。
10年之後,國防部的紀念徽章上,臺灣光復的字樣被悄然去除,錦盒上的民主同行,更像是選舉標語,試問,像是贈品的紀念徽章,能否真的代表賴清德對抗戰官兵有所敬意?還是國防部官員臨時應付之舉,三位健在官兵獲得榮譽,那麼其他抗戰官兵與後人能否申請?相信這些問題,國防部也回答不出,本來就是聊勝於無,還請社會大衆看過就好,忘了就算,這就是今日的軍人品格,軍人魂三字早已不知所寄。
而國史館所謂的「終戰」活動,探究內容,更只是臺獨立場的包裝紙,館長陳儀深稱,臺灣人的立場是降伏、國民黨政府的角度是光復,實則當年受到壓迫的臺灣民衆,多數期待日軍迅速敗亡,才能擺脫牛馬生活,光復當時的臺灣報刊,用「歡聲雷動全市若狂」這樣熱烈的詞語標題,表達期待光復、歡迎國軍的心情,被民進黨棄如敝屣的臺灣光復紀念歌,「張燈結綵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今朝重見天和地,八年血戰不能忘。」,纔是當年的心聲。
國史館稱,國民政府接收倉促,實際上,對日戰場因爲原子彈的出現,勝利較預想至少提早一至兩年,當時美國、歐洲的復員同樣倉促,各國都需要面對戰後滿目瘡痍的重建工作。臺灣由日本殖民地轉變爲中國的一省,更待投入資源與時間,以恢復生息,國民政府早在民國34年8月間,便透過聯合國救濟善後總署等力量,協助臺灣戰後復建,相關史料斑斑可考,國史館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污名否定當時國民政府的所有舉措,光復後農業肥料難覓,農民又因走私有利可圖不願公署規範等複雜的經濟成因,在國史館的殿堂上也無須討論,反正國民政府全錯,還好美援續命,此等學者卻故意忽視,若非中華民國當年仍代表中國,還有此主體存在,哪兒來的美援與聯合國支持?
國史館自稱,「終戰」活動的壓軸是由學者大談終戰的意義,還要分析臺灣爲何在此後沒有走向真正獨立,試問,當抗戰勝利,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時,在場既有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任的行政長官陳儀,又有美國等盟軍代表,還有許許多多的臺灣代表民衆,怎麼無人對於陳儀主張臺灣復歸中國版圖的講話提出異議,反倒是大聲喝采?今日的陳儀深再厲害,也否定不了昨日的陳儀,否則談史的意義何在?
民國34年10月25日上午9時,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接受日本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投降後,向臺灣民衆發表廣播:本人奉中國陸軍總司令何轉奉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之命令爲臺灣受降主官,此次受降典禮,經於中華民國34年10月25日上午9時,在臺北公會堂舉行,頃已順利完成,從今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此一極有歷史意義之事實,本人特向我國同胞及世界報告臺灣現已光復,吾人應感謝歷來爲臺灣光復而犧牲之革命先烈,及此次抗戰之將士,並應感謝協助吾人光復臺灣之同盟國家,尤其應使我們衷心感謝不忘者,爲創導中國國民革命運動之國父孫先生,及繼承國父遺志完成革命大業之蔣主席。
慶祝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正其時歟!
(作者爲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會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