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甘肅幼兒園鉛中毒事件 當心少子化悲劇重演(黃瑞彬)

甘肅省天水市一所幼兒園被曝有多名幼兒血鉛異常。(圖/央視新聞)

大陸甘肅天水市某幼兒園近日爆發兒童鉛中毒事件,共超過兩百位幼童檢測結果血鉛異常,引發巨大爭議。據報導,該幼兒園使用違法的食品添加劑製作色彩鮮豔的食物如毒三色棗糕、玉米腸,長期的使用最終導致體內含鉛量超標。此事件是繼三聚氰氨事件與地溝油事件後又一起重大食安危機。

目前官方已發佈通報,不少醫療機構與教育機構人員被立案審查調查。而報告中指出部分幼童在西安當地醫院檢驗異常,而在天水醫院顯示正常,亦顯示出檢驗數據失真的嚴重問題,相關監管部門的失職與相關倫理議題,更引發一連串的結構性問題受到討論。此案顯示出原本應以最高標準維護的校園食安出現嚴重破口外,也折射出當前教育環境激烈競爭、資源緊縮的社會現實,值得臺灣警惕與省思。

該幼兒園選擇以非法添加物製作餐點,目的雖是提高孩童食慾,但背後卻是廚房爲了壓低成本,捨棄正規食品添加劑,轉而使用含鉛量嚴重超標的廉價替代品,以犧牲孩童智力發展爲代價,換取幼兒園繼續營運的利潤基礎,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自應徹查到底。然而,教育單位選擇如此作法,是否也反映出當前教育環境的競爭已經到了極端扭曲的地步?

問題的根源之一正是少子化的衝擊,以中國大陸而言,1980年代每年出生人口尚有兩千萬以上,1998年開始跌破1900萬,至2024年更跌到954萬,因此,出生人口驟減對教育市場造成直接衝擊,幼兒園首當其衝,面臨招生困難與經營壓力,部分業者遂鋌而走險,以最低成本換取最大利潤。根據大陸官方數據來說,2023年幼兒園幼生4093萬人,比2022年減少534.5萬人,2023年的幼兒園數量也較2022年減少近1.5萬所,少子化的衝擊可見一斑,這或許正是本案悲劇的背景。

然而,臺灣少子化情形更是嚴重,2015年出生人口尚有21萬人,至去年就跌到13萬人,不生小孩早已是臺灣社會的常態。少子化對教育的衝擊實不可忽視,以高中職教育而言,高中職免試入學日前放榜,錄取率高達99.63%,創近6年新高。而以幼兒園經營爲例,隨着幼童減少與成本增加,私立幼兒園關門的消息屢見不鮮,如去年便有全臺多所幼兒園突然停業的消息傳出,這不僅影響到學童教育的品質,更是教育環境進入惡性競爭的危機。

從幼兒園問題,乃至私立科技大學的倒閉潮,皆是現在進行式,國立大學的成績膨脹是已知的事實,從幼兒園到大學皆受到少子化的影響,政府實應成立跨部會的政策討論,深刻討論少子化對各產業以及跨世代的全面影響,不要再頭痛醫頭,鋸箭式的交差了事,教育的百年大計需要長遠的規劃,而非炒短線的議題操弄。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